首页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电视栏目 娱乐资讯 节目表 手游
搜视网 > 紫禁城 > 分集剧情介绍 > 分集剧情介绍

紫禁城

评分:       主持人: 暂无主持人信息

紫禁城【10】看点介绍

紫禁城10集剧情:图存

1901年夏天,日本摄影机小川一真和建筑师伊东忠太等人,走进了紫禁城,看到了高大的宫殿,同时也看到了宫殿前的太和殿广场上,遍地是荒草。小川一真等人走进宫殿登上宝座,近距离测量着,贪婪地拍摄着,丝毫不必在意主人的感受。

这一刻,紫禁城对于小川一真等人来说,不再神秘,小川一真拍摄了许多外廷的照片,还经过乾清门进入了内廷,拍摄了很多后宫的照片,首次留下了许多紫禁城内廷原貌的影像资料。伊东忠太像一个解剖师一样,对紫禁城进行极其详尽的记录,完成了对紫禁城的测绘。

在他们眼前的紫禁城,与大家所想像的皇家宫殿有着天壤之别,镜头下满是沧桑,一如当时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紫禁城的大门被大打开了,而历史留给大清的机遇之门,被重重合上。乾隆制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宝玺,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之时,慈禧率光绪帝等人仓皇出逃,把这二十五方宝玺留在了紫禁城之内。

咸丰皇帝病逝于避暑山庄之时,立诏让6岁的载淳当皇太子,但他担心年轻的载淳,会被他人利用把控权力,于是将自己的两枚闲章“同道堂”和“御赏”,分别赐给载淳和皇后慈安,并规定凡事须由八位顾命大臣拟旨,同时加盖两枚印章才有效力。然而,咸丰用来制衡权力的小小印章,没有达到他期待的平衡局面,反倒成为了矛盾的种子。

载淳年幼,印章由母亲慈禧保管,这也给了慈禧长达半个多个世纪干预朝政的理由。辛酉政变的成功,使得恭亲王奕䜣成为了慈禧的盟友,也使得以奕䜣为首的洋务派,走上了历史的舞台。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后,奕䜣已经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重臣。1865年,李鸿章创办了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在自强的旗号下,练兵利器等举措推行得还算顺利,亲眼见证过西方武器的威力,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也乐意看到自身兵力强壮的局面,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一时间,清王朝基本安定,官僚求富求强,封建社会迎来了一次回光返照。洋务运动大张旗鼓地搞了二十年,但近代化的车轮,每前进一步仍然阻力重重。

1875年,同治帝病逝,慈禧扶持年幼的光绪登基,再一次垂帘听政,而前朝的大臣们,则利用这次新帝登基的机会,展开了一次大辩论。李鸿章深感海防的重要,写下了一万多字的奏折,提出他对海防的筹议。同年五月,日本出兵台湾,让清王朝大受刺激,奕䜣等人便上书慈禧,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项具体措施。

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上奏折,请求成立船政学堂,1872年清王朝派幼童去往西方留学,学习西方技术,因为美国的干预,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夭折,中国被派往美国的留学生,都被遣送回国。清王朝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发展时机的同时,战争的乌云正慢慢地,向紫禁城聚拢。

1884年,福建马江发生了一场中法之间的海战,在清王朝不准先行开炮的命令下,福建水师仓促应战。装备远远落后于法军的福建水师,很多舰船甚至没有来得及起锚,就被击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中国的十一艘军舰,全部被打沉,福建船政学堂,马尾造船厂,也被炮火全部摧毁,也这导致洋务运后,苦心经营二十年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在慈禧筹办六十大寿之际,日本向大清发动了甲午战争,最终大清以失败告终,同时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在中日战争还未结束之时,大清王朝便裁撤了海军衙门,随后李鸿章赴日谈判签字了《马关条约》、又与俄国签定《中俄条约》,为战败割地赔款。

1897年,谭嗣同应诏进京,参与维新变法,以他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改革机构、裁撤冗官等一系列改良行动。就在光绪帝和谭嗣同准备大干一场之时,持续了百余日的维新变法夭折了,谭嗣同等人也在菜市场就义了。维新变法之后,光绪帝远离了权力中心,每天被慈禧带着上朝,下朝之后他便失去了自由,身陷囹圄,紫禁城内又恢复了寂静。

封建统治者骨子里的自私,就像是一道锁链,牢牢地束缚住了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寸步难行。紫禁城内风声、雨声仍在回荡,而紫禁城外,学子们的读书声、革命者的呐喊声、无产阶级的劳作声,仿佛越来越响,一声一声敲击在变革的路上,紫禁城内外又将迎来新的时代。




>下一集(11):破晓

<上一集(9):思危

紫禁城讨论区

    暂无话题信息

紫禁城剧照

更多>>

关于搜视网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诉  |  合作伙伴  |  EPG数据服务  |  帮助中心  |  最近更新  |  最新专题

© tvsou.com [蒙ICP备2024020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