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宝藏第一季分集看点介绍
国家宝藏第一季20180114集剧情:《国家宝藏》入湘 黄渤何炅等化身国宝守护人
1月14日(周日)19时30分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出的第六期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是来自湖南省博物馆的三件国宝。浩渺悠远的湖湘文明自湖南升腾,闭关沉修五年的新湘博,从十八万余件馆藏中甄选出三件独具特色的国之重器:辛追墓T形帛画、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皿方罍,作为本期《国家宝藏》的主角。
辛追墓T形帛画 雷佳再为辛追献唱
这幅帛画用单层的细绢作地,绢地现呈棕色,呈T形,上宽下窄。以三块细绢拼成,其图案内容描绘了墓主人灵魂通向天国的神秘过程,构图完美浪漫、色彩鲜艳和谐。从其发现位置可推知,该帛画与表示死者身份的铭旌有关。其保存完整、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技法精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1972年,这幅帛画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锦饰内棺盖板上被发现。它的国宝守护人是知名湘籍歌手雷佳。雷佳曾在2004年为电视剧《辛追传奇》演唱片尾曲,十多年后,在《国家宝藏》的舞台上将又一次为辛追献唱。节目中,她惊艳开嗓,用“最中国的声音”演绎“最中国的音乐剧”,用一首歌吟出辛追夫人的离散苦悲,和2000年前的“永生之梦”。
除了湘妹子雷佳的精彩演绎,和她一起守护这件国宝的,还有湘博的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李建毛和湘博明星教育员黄婷婷。二位不但现场对闻名世界的“辛追娭毑”进行了“爆料”,还让大家借助新湘博内全新的高科技手段全面了解了T形帛画中究竟画了多少有趣又不可思议的内容。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 何炅诙谐幽默演绎长沙窑匠人
酒具,壶口外翻,粗颈短流,背部装有一执手。瓜棱形腹,平底。以褐彩在流下腹部题写诗歌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以诗文作为装饰,是长沙窑瓷器的一大特征。这件执壶所题诗句朗朗上口、笔法劲道,是长沙窑中的精品之作。
为家乡国宝站台,自然少不了“娱乐圈劳模”何炅,他是这件“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的国宝守护人。这次,何老师在舞台上变身为“大唐商界精英”,用一堂生动的“营销课”帮助自家的“大企业”改革,用创新思维让1200年前的“中国制造”自湘江铜官港出发,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乘风破浪,远销海外。节目中,他诙谐幽默地演绎出长沙窑匠人敢想敢做的“时尚思维”,别样解读大唐文化如何自东方走向世界。
唐朝时期,长沙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扬帆起航,让“中国制造”早在1200年前就走向世界,所以长沙窑可以说是一位文化交流使者,它给后世瓷器远销海外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200年后的今天,一位长沙窑的“迷弟”林安为追寻其足迹,耗时5年,重走当年长沙窑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位长沙窑收藏研究学者林安也将来到《国家宝藏》舞台,为大家讲述他和长沙窑的不解之缘。
黄渤《国家宝藏》幽默不失深情
罍(léi)是流行于我国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礼器中的大型盛酒器。皿方罍器盖和器身分别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皿作父己尊彝”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是迄今所见最高大的方形罍,号称“方罍之王”。器身自1919年出土后,流失海内外近百年。2001年上拍纽约佳士得拍卖会,创下当时中国青铜器以及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2014年再度上拍,后经湖南各界人士及全球华人的共同努力,撤下拍卖现场,洽购回国,永久入藏湖南省博物馆,得以“完罍归湘”,盖身合一。
皿方罍(léi)的国宝守护人,是“影帝”黄渤和“新生代偶像”王嘉。这是节目首次出现“兄弟档”国宝守护人。而在前世小剧场中,也是第一次有演员直接饰演“器物”本身。
节目中“傲娇器身哥哥”黄渤和“萌甜器盖弟弟”王嘉的表演时而诙谐幽默,时而真挚深情,不仅把“国宝回家”的艰辛与感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国之重器深埋千年的“心声”活灵活现地传达给了观众。除了别具一格的前世传奇演绎以外,本次国宝皿方罍的今生故事也可以称之为一段“今生传奇”。
湖南省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任廖丹将和2014年“完罍归湘”活动发起人谭国斌一起,详细地为大家讲述当年“国宝回家”是怎样的一波三折?这伙“霸得蛮”的湖南人是如何创造了一段让全体国人热血沸腾的“今生传奇”?
-
国家宝藏第一季讨论区
暂无话题信息
-
推荐资讯
-
国家宝藏第一季剧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