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纪实【20150609】看点介绍
- 20140416
- 20140428
- 20140509
- 20140512
- 20140515
- 20140604
- 20140605
- 20140610
- 20140616
- 20140617
- 20140623
- 20140707
- 20140708
- 20140709
- 20140714
- 20140716
- 20140721
- 20140723
- 20140725
- 20140813
- 20140814
- 20140820
- 20140821
- 20141027
- 20141120
- 20150120
- 20150226
- 20150227
- 20150420
- 20150430
- 20150526
- 20150527
- 20150601
- 20150604
- 20150605
- 20150609
- 20150610
- 20150615
- 20150616
- 20150617
- 20150619
- 20150710
- 20150722
- 20150724
军事纪实20150609集剧情:第20150609期
上甘岭,是一个不到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1952年10月,范弗里特中将指挥“联合国军”,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守的上甘岭阵地发动进攻。范弗里特体魄健壮,是典型的火力制胜论者,一贯主张以猛烈火力大量消耗对手。 1951年8月美军在朝鲜半岛开展夏季攻势,范弗里特9天消耗炮弹36万发,平均每门火炮每天350发。此后这种大量消耗弹药的做法,被美军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上甘岭成了范弗里特理论的实验场。43天时间,美军先后投入6万兵力、170辆坦克和18个炮兵营,飞机3000架次,向上甘岭倾泻了230万发炮弹,5000枚炸弹。上甘岭主峰被整整削低了两米,西方军事评论称为“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火力攻击”。但范弗里特指挥的部队仍然被牢牢钉死在上甘岭阵地前,最终没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一直到今天,美国人也未弄明白,上甘岭这两座海拔不足600米的高地,为何能挡住超饱和火力攻击的“范弗里特弹药量”。范
弗里特最后活到100岁。活到100岁也没有明白当年朝鲜战场上的对手。他的回忆是铭心刻骨的:“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上一双帆布鞋;他们携着步枪,腰带上配二百发子弹;他们携带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如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十六天;医疗设备简陋,绝对不能和美军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但是他们永远向前作战,奋不顾身。”有人说,军人的最高表现是牺牲,是血洒疆场。牺牲的确是军人的最大付出,但不是军人的最高奉献。 rnrn 军人的最高奉献是胜利。胜利永远无可替代。和平时期枕戈待旦,危难时刻拔剑而起,关键环节挺身而出,就为胜利。军人生来为战胜。 rnrn 真正优秀的军人,用夺取胜利体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今晚20:00欢迎锁定央视七套《军事纪实》播出的《血性军人》第二集!
-
军事纪实讨论区
暂无话题信息
-
推荐资讯
-
军事纪实剧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