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从演员转导演,更能与演员的敏感共情
戴墨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2004级导演系导表混合班,毕业后能选择做演员也能做导演,当时他选择了前者。“因为我还是觉得,得稍微沉淀沉淀才能做导演。”陆续在《平凡的世界》、《遇见王沥川》、《远大前程》里出演过一些角色的同时,他也在接触副导演的工作。直到2020年初播出的网剧《唐人街探案》,他执导了第二案《玫瑰的名字》。这个带着浪漫和爱情元素的悬疑故事播出之后,戴墨甚至接到了一些甜宠剧的拍片邀请。“但我说我一直体会不到小年轻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加上剧本也都不是很成熟,所以一直就没接。”自己是演员出身,因此做了导演,也更能与演员共情。在片场,戴墨是鼓励式的导演,他不会直接跟演员说“不好,再来一条”,而是“特别好!牛牛牛!哎,我们再尝试一种别的好不好?”他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演第一部戏《北京爱情故事》时,某天收工前最后一场戏,正好是他要讲一套有关股票的专业台词,前一天晚上他背熟了台词,但因为太想做好,又紧张,拍摄时第一遍就打了磕巴。戴墨说到激动处,开始用手不断比划,“现场有那个灯光师举杆儿,他就在那儿坐着,等着这场戏完了收工。他看我卡了,‘唉’了一声,就是因为我把他的收工时间耽误了10分钟。就这么轻轻一下,这一声直击我心里,我本来就做的不好了,你这么一下我就突然间在那一刻崩塌了,然后就越说越不好,越说越不好。那一刻的那一声永远在我这个记忆当中。”“演员都挺脆弱敏感的,所以其实演员在演戏的时候,我一般都会把演员面前的这些工作人员都稍微清走,因为他们的一点小举动,都会影响到演员。”这是戴墨从自己的演员经历中得出的真实感想。而对于初次成为电影导演,戴墨最不适应的反而是杀青后依然无休止的后期、宣传工作。“杀青后大家都很开心,我咋一点都没觉得开心,我只是觉得一段工作完成了,前两天还在熬大夜。我怎么觉得导演工作怎么都做不完,怎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