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玩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当盖从米莉那里知道自己只是虚拟游戏中的某位微不足道的、没有生命可言的NPC(非玩家角色)时,他变得矛盾、痛苦,这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人被突如其来的真相摧毁了所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表现,那一瞬间,他的主体消失了,就像是康德所说的主体失去了一切的经验支撑物,物理层面的他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但从意识来说,盖在那一刻就消失了——他丧失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归属、自我的认真,也就丧失主体性,变成了依附于游戏存在的一个bug,一个漏洞而已。他开始疯狂地向其他NPC怒吼,向他曾经表示友好的朋友和路人愤怒地咆哮,这种行为不为了别的,只是为了通过唤醒他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再次找到属于NPC们的主体身份。他在追问,想通过其他人的回答、反驳甚至是痛斥,在库利的镜中我中、在康德的凝视中,得到一个答案:我究竟是谁?但很遗憾,所有的NPC都像是生活在柏拉图洞穴中的居民,他们长期看着墙上火把和看守的倒影,早已将这种景色当成了最真实的世界。而作为盖这样走出洞穴、兴奋地回来想要唤醒伙伴的人,他们只将其当作异类。存在感和主体身份的丢失让盖崩溃了,他只能去寻找自己最好的朋友,那个和他一起在银行上班,却拒绝接受他去看到更奇特世界的建议的朋友——巴迪。而很奇怪的是,巴迪面对盖提出的关于“如果这个世界都是假的,而我们也是虚拟的,我们该怎么办”问题的时候,他只是很不解地笑了:“我现在在这里,喝着咖啡,给我最好的朋友解答问题,难道还有比这个更真实的事情了吗?”于是,就这么顺理成章的,存在主义的哲学出现了。让-保罗·萨特从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汲取养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创造出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他告诉世人:作为自为物而非自在物的个体,此时此刻的所有行动、思想,都将决定下一秒的你成为怎样的存在。如果说人类的诞生就是虚无的,像是古希腊神话中最开始的混沌之神卡俄斯一般,那存在主义看重的就是心灵的感受,那些悲伤、痛苦、不解、难过、喜悦和惊讶的情绪,那些最主观的情感,就像是丰产女神德墨忒尔所掌管的土地一样富饶。存在先于本质,无论个体的本质如何,哪怕你就是虚无的、毫无缘由的,也能够通过不断感受这个世界、触碰这个世界,去获得属于自己的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形成自我。巴迪说,他就在这里,感受着温暖的咖啡,面对着最要好的朋友的倾诉,他在听、在看、在感受,那就代表他是存在着的,是拥有自我的、是战胜了虚无的。存在,只在乎当下的每时每刻的感受。就像是一个浪漫的吻,足以覆盖对人类存在价值的质疑一样。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