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让学生站在讲桌上去看,就会发现的和站在讲台上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通过这种场景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感知到,用全新的视角去观察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世界,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风景。从这里,想到葛红兵老师的一个课程,创意写作的秘密,也给我了深刻的印象 ,林中空地启示,是海德格尔给他的启发,我们多数人会走到林间小道上,时刻被遮蔽,被树枝遮蔽,我们抬头看到的是树叶,而不是天空中最远的真理和白云,这就构成了一叶障目。作为作家更要勇敢走到林中空地去,用婴儿般的眼光,面对白云,消除自己的偏见和迷执。他说自己深有体会,曾经是现当代文学的硕士研究生,怀着崇拜的心情读了8年的鲁迅,有一天,突然想起来,难道鲁迅就是我们的神,就是我们的终极吗?难道鲁迅就是我们高山仰止的吗,一辈子都爬不过去吗?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 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 他找到自己的林中空地,用自己的灵魂对待鲁迅。最后一幕,基廷老师离开时,曾经最胆小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托德站了起来,他站到自己的桌上,对着基廷老师的背影喊出来那句:“啊,船长,我的船长”,更多的“死亡诗社”的同学们也站了起来,大声呼喊“啊,船长,我的船长”。基廷老师回头,微微一笑:“谢谢你们”。这一幕成为这部电影最令人难忘的画面,也许同学们还是会迫于社会或者家庭的压力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但基廷老师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自由的种子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去年寒假结束,我看到最开心的一个评价,知识固然重要,有质疑精神,才是真正走向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以前,你每次题目都没看清,就开始问答案。我特别生气地说,老天好不容易给了你一个独一无二的脑袋,就是让你来思考的,要不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每次遇到问题,必须先自己找三个答案,再跟人求教。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