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他的作品,能让你又哭又笑又饿丨2.15《饮食男女》
小启/文
在众多的华人导演中,李安是鲜有的精通中美文化并能将其完美融入自己作品的导演。“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父亲的独特形象,也表达了李安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在这三部曲中,小启最爱的就是最后一部——《饮食男女》。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要想拍出接地气的电影,最好的途径就是从饮食入手。影片犹如一桌宴席,桌上什么样式菜都有,炒、煮、烧、蒸、炸、煎、炖、焖、煲、烩、烤、卤、腌、拌...人生的样式,人人各有烦恼、各有心事、各有追求。
开篇一个长镜头扫过,如揭秘一般的让你一下子对父亲老朱的生平了解得透透彻彻。厨艺精湛的他,干净利落的动作没有一丝丝的多余花哨,随便放几个动图是不是都觉得垂涎欲滴~
在电影里,厨师老朱有三个性格各异的女儿,每次家庭聚餐,老朱都要做很多好吃的,而在餐桌上,三个女儿的生活也被一一展开。老朱是旁观者,同时也是凝聚家庭的纽带。
但女儿们有各自的生活,有各自的烦恼。她们对父亲的关注不多,每次的聚餐也像走形式一样。随着时间流逝,子女们离父亲越来越远。
影片中的女儿们就像很多时候现实中的我们,总是一个索取者的形象。一味的索取到最后只是用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去评判他人,或者直接去限制别人的生活(包括亲人)。而忽视了父亲或者母亲也是一个需要情感慰藉的群体。
人生像做菜,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要一一尝遍。人生又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齐了才下锅。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食物映射生活,用餐桌表达家庭的变化。
李安拍小琐事,像庖丁一样,每一刀都恰到好处,这刀在故事里游刃有余,不见一丝烟火气。而电影结束故事戛然而止时,又觉得这故事仍在这世上某个地方继续流淌着。
————————————————————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