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家长群》第7集点评:编剧思考不够深入,教育问题应当直面
2月4日,备受关注的电视剧《欢乐家长群》更新了第7集的内容,引发了观众的热议。本文将对该集中存在的一些教育问题提出专业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评。
在第7集中,原先令人担忧的一些问题并未出现,如校外绿豆汤进学校、天价水果入校园、家长集资雇佣摄影师等,这些传递错误价值观的情节“被避免”了。然而,作者指出该剧的处理方式显得机械生硬,通过班主任老师在校门口直接告知的方式解决,却无法自圆其说。这引发了对该剧审核阶段的思考,是否在审核时修订了一些传递错误价值观的内容,以及后期添加的班主任对通知的处理桥段是否为弥补之举。
作者认为,《欢乐家长群》在第7集中再次呈现了一些“暧昧”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学校和班主任布置了手工作业,五年级的孩子做机器人,一年级的孩子做南瓜灯。这种内容之所以被认为“暧昧”,是因为剧中编剧的叙事态度显得含糊不清,可能是受限于编剧自身思想认知能力的局限,也可能是向庸众妥协,不敢着力批评和精准批评。
作者进一步指出,对于南瓜灯的手工作业,真正应该被讽刺的是“自愿”二字。他强调,有良心的编剧应该找到思想的代言人,直接追问老师关于“自愿”的问题,而不是过分暧昧地处理故事情节。作者提到了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自欺欺人式的手工作业往往是由学校领导而非真正的任课老师所布置,因此应当针对这些责任主体进行精准的讽刺。
文章最后,作者呼吁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学们要有更坚定的脊梁骨,对于错误的工作布置敢于反馈和纠错,以免成为错误的帮凶。他指出,《欢乐家长群》未能有效讽刺出手工作业的罪魁祸首,使得这类错误可能会在社会中产生负面影响。最后,作者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出疑问,认为有必要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这篇点评以专业的口吻对《欢乐家长群》第7集进行了深入而批判性的分析,对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而中肯的观点,引导读者对电视剧中的教育情节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