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边的人们》与新发展理念
大运河,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从古流到今,利国利民。《运河边的人们》大概是第一部以大运河为主题的现实题材剧,该剧表现了新一代运河儿女为保护、修复、利用运河而做出的努力,使运河成功申遗而享誉世界并得以更好地保护和造福后代。该剧通篇贯穿着大运河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的发掘。说书堂的说古、大学教授的探源,生动活泼,讲清楚了大运河的来龙去脉以及今天如何正确对待这份遗产的问题,表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保护相互借力、相得益彰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文化自信,很有时代新意。
围绕东江市运河段的开发,展开了两种不同发展理念的矛盾冲突,即以运河综合治理指挥部干部路长河为代表的正确理念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急功近利的开发理念的斗争。发展是硬道理,但借发展经济而向运河排放污水、破坏生态就不可行。曾几何时,似乎无人敢于质疑这种忽视环境代价的野蛮的发展方式,路长河依法扣留苏氏集团的货船却被停职检查,他反对将运河边叶家老宅售予台商以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被扣上阻碍东江市经济发展的大帽子并被调查,由此可见当时的情势。《运河边的人们》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直面现实,曾经清澈粼粼的运河正在变得污浊。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的发展理念,造成许多地区的严重污染,众所周知的太湖、滇池以及运河等等湖泊河流的环境恶化,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文化相协调、相促进,彻底扭转了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的短视观念,树立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理念。《运河边的人们》主要情节就是围绕运河如何开发、保护才能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后代的理念展开的,最终走上了一条更能凸显其生态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和长远利益的保护性开发的正确道路。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