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每一次都是新冒险
在《庭外》之前,中国的影视市场上几乎从未出现过“双剧时空交叉”的系列形式。《盲区》和《落水者》两个篇章,虽然分别聚焦悬疑司法和律政生态,剧集风格鲜明、调性差异明显,但又通过共同人物以及部分情节,在两个篇章之间埋下了千丝万缕的伏笔与勾连。从目前播出的市场反馈来看,无论是豆瓣稳定在7.7分的不俗口碑,还是高热收官的播放与讨论度都足以说明,这种开创性的形式创新,的确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其实,早在网剧还未成为主流趋势之时,王平便坚定信念地推出了《白夜追凶》,给后续的网剧发展点了盏明亮而温暖的夜灯,而后她又带着《重生》《庭外》等一部又一部创新之作闯荡市场。在从一而终的一腔孤勇背后,是她所坚信的“大家永远对创新抱有鼓励”。而这种创新,更是被她视为“内容人的尊严”。尤其在看到《庭外》的观众反复回味剧情,自发地去厘清人物关系与故事脉络,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司法知识加以学习科普之时,王平都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这太爽了!”与此同时,她在内容创作方面的激情,也在打磨、制播、复盘等各个环节被反复点燃。每当看到“《庭外》尊重观众智商”这类评论时,王平都会庆幸自己当初坚定地选择以“6+14”集的短剧模式,将强情节和戏剧冲突集中在《盲区》和《落水者》里交叉呈现出来。以不注水的内容表达带动观众入戏,是她一直强调的创作理念。不过随着近几年悬疑题材的飞速发展,“门槛高”的标签也时不时地被贴在悬疑剧的身上,对此王平不以为然。在她看来,悬疑剧有门槛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是否存在门槛)要看剧的核心受众是谁。逻辑严密的推理、草蛇灰线的伏笔铺排、超出预期的反转,以及复杂立体的人物关系和诉求设定,本来就是悬疑剧的基本要求,也是悬疑爱好者们之所以热爱这一类型的原因。”与此同时王平还留意到,随着悬疑剧的发展,其受众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比如女性用户在悬疑剧受众中的占比上升,甚至在部分作品里会超过男性;而且受众范围逐渐从核心圈层走向大众化,这也体现了“悬疑+”的广阔市场前景。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