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写给青春与爱情得诗篇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依稀记得第一次读《挪威的森林》,我和男主渡边君一样,也是一个寡言而迷茫的大学生。那个时候,书中的直子不仅仅是渡边君的女神,也是那时我心中的女神。我喜欢她柔顺垂直的长发,莹洁澄澈的双眸,以及那完美无瑕的胴体。渡边和直子那种暧昧而缥缈的爱情,着实让当初年少懵懂的我沉迷了好一阵子。然而成年后再读《挪威的森林》,一切的一切仿佛在时空中扭曲,化作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比如直子时常对渡边提起森林里的一口井,再读时我深深地认识到直子自己就是这口井的化身,无时无刻不散发出一种腐朽和死亡的味道。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理解直子的人,是直子青梅竹马的恋人木月。然而木月在17岁那年毫无征兆自杀了,于是直子失去了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理解她的人。木月死后一年,直子与渡边不期而遇,顺其自然地开启了一段漫长而忧郁的暧昧。然而直子并不爱渡边,直子仅仅需要一个像木月那般能够理解她的人,但渡边却永远不可能成为木月。当直子一次又一次地问渡边“你理解吗”,却一次又一次收获渡边那令她更加失望甚至绝望的回答。就像直子从来都没有爱过渡边一样,渡边也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直子。渡边以为直子到死都深爱着木月,讽刺的是直子同样也没有爱过木月。因为直子的身体从来都不曾为木月打开过,哪怕一次也好。直子和木月的感情,或许就像木月经常对直子所说的那样:我们对彼此太熟悉,所以才把一切都混淆了。木月和直子究竟把什么混淆了呢?我想应该是感情。人类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亲情、爱情、友情、恩情、依赖之情等等,太多太多了。而直子和木月的感情则像一锅粥般地搅在一起,到了想要剥离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同样把感情混淆的还有渡边,脑子里永远思念着直子,身体却忠实地靠近着绿子,最终却和玲子一晚上疯狂地做了四次爱。尽管很多人都认为木月和直子是一对完美无瑕的金童玉女,然而实际情况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无论直子如何假装自己多么地爱木月,身体都在很诚实也是很直白地排斥着木月。而木月甚至都不会去假装爱直子,甚至连直子做胸腔手术的时候也仅仅去探望了两次,而且都是来去匆匆。木月自杀之前最想见的人不是直子,而是渡边。作为全世界最了解直子的人,木月当然也很清楚直子是一口能把人吸入深渊的井,更清楚他们之间仅仅是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并不存在爱情。但是善良而软弱的木月又怎么可能对那么美丽可人又身世凄惨的直子说出“分手”这么残酷的字眼呢!木月很绝望,但是木月却没有渡边那般幸运,因为他身边既没有永泽这样强大的朋友,也没有玲子那样睿智的人生导师。如果换做是永泽,一定会告诫木月: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同情自己,也无须同情别人。如果换做是玲子,一定会开导木月:如果你掉进了黑暗之中,唯一能做的不过只是静心等待,直到你的双眼适应黑暗。可惜木月唯一的朋友渡边既没有永泽的强大坚毅,也没有玲子的通透睿智,他甚至没有关注到木月的苦恼。渡边的性格更像是一只蜗牛,看似冷静坚强,实则内心柔软,但凡遇到什么事就会把自己缩回坚硬的外壳里面规避伤害。可怜的木月什么都不懂,就这样在绝望中被那口深不见底的井吞噬。木月死后的一年左右,直子和渡边在街头不期而遇,直子主动提出了想和渡边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失去了木月的直子,急需要他人的理解和认可从而让人生重回正轨,而曾经是木月好友的渡边则顺理成章成为最佳人选。但是在直子20岁生日的那一天晚上,直子的身体居然一反常态地接受了渡边的进入。这个时候,直子大概才开始真正了解木月所说的“混淆”。比如她和木月之间并非真正的爱情,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在自欺欺人;再比如她只不过想把渡边当做木月的替代品,让生活回归到原有的轨道上,却阴差阳错地越跑越偏。还有当她终于鼓起勇气向渡边敞开心扉的时候,却发现这个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自己——于是直子大脑里的那根发条断了,去了一所叫做“阿美廖”的疗养院(精神病院),并在那里结识了病友玲子。而渡边则在“戏剧史”的课堂上邂逅了了风趣幽默而生机勃勃的绿子。绿子骗渡边说爸爸去了乌拉圭,实际上老人家正躺在ICU里津津有味地吃黄瓜;绿子在家里给渡边做美味的饭菜,兴致勃勃地和他讨论着爱情和性以及小黄片;绿子和渡边在阳台上接吻——外面是火灾之中的仓皇和混乱,阳台上却是一个安静而温暖的长长的吻,像极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在没有直子的日子里,渡边可以一边悠然自得地洗衣服,一边气定神闲地给直子写信。但是在没有绿子的日子里,渡边却开始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寂寞和无聊,这种空虚让他几乎发狂。如果说直子身上永远散发着腐烂和死亡的味道,那么绿子身上则时刻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活力和希望。渡边和绿子在天台上雨中接吻的那段文字,可谓是全书中最美好也是最动人的场景。“把那把破伞扔掉,紧紧地抱着我!”这是多么可爱又动人的女孩呀!渡边的内心逐渐接受了自己爱上绿子的事实,但马上陷入了木月曾经面对直子的迷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渡边也把感情也混淆了。渡边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直子,他爱的不过是自己虚构出来的美好幻像。完美的身体,完美的脸蛋,即使直子对他说了上万遍自己精神如何不健全,他依然认定直子的精神也如身体般完美。直子之于渡边,就好像琅嬛玉像之于段誉,那能说是真正的爱情吗?幻想出来的完美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爱情,仅仅是一种执念和痴狂罢了。而真正的爱也并不是我爱上了完美的你,而是你身上的一切我统统都爱——如同渡边对绿子那般。就好像我们有时候爱的死去活来,到头来发现爱的不过是自己虚构出来的某种形象,而并非眼前这个人本身。直子之所以对渡边越来越失望,与渡边从来都不肯去理解真正的自己不无关系。可惜直子不是永泽,永泽可以强大到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但直子非常需要。可惜渡边也不是永泽,永泽可以冷酷到可以为了自己的前途伤害初美,但渡边做不到。永泽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因为他永远不会混淆。他不会爱上酒吧里鱼水之欢的女人,不会因为和女朋友分手而感到困扰,懂得去区分“努力”与“劳动”的差别,透彻地理解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为了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不同情自己,也不同情别人。永泽只是一个自顾自地往前走的人,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他想要达到目的,任何人都无法减缓他前进的脚步。偶尔他会与人同行,但到了抉择的时候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抛下该抛下的人或物且心里不会有任何不安和愧疚。当渡边终于认识到自己长期以来对直子的感情不过是一种幻想、拯救和责任的时候,直子的精神状况却急转直下,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对直子开诚布公地坦白自己对绿子的感情。而当渡边发现曾经承诺过一辈子守护直子的自己爱上了绿子之后,他的内心开始承受着巨大的谴责的煎熬。所以当直子自杀之后,渡边在愧疚和悲痛中选择了放逐自己,差一点就同木月一般葬身井底所幸渡边有永泽的赠言——不要同情自己,也无须同情别人。所幸渡边有玲子的疏导——世事的长河总是顺其自然,有些事情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避免注定的伤害。于是渡边给绿子打电话,绿子问他去哪了——我忘了自己身在何处,却唯独没有忘记我爱你。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总会一次次不知觉望地向远方,对远方的道路充满憧憬,尽管忽隐忽现,尽管充满迷茫。有时候身边就像被浓雾紧紧包围,那种迷茫和无助或许只有自己能懂。尽管有点孤独,尽管带着迷茫,但我们依然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因为这就是我们的青春,不是别人的,只属于我们的。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