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为何把人物演活了?看编剧龙平平塑造角色时做了什么
近日,《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再次接受采访,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在创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看了采访的人都知道,龙平平老师很和蔼,谈起话来不拘谨,但是骨子里的那股文化气质是要盖不住的。在很多人心中,《觉醒年代》是近些年来国产剧top级别的存在,而这部神剧归功于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剧组的所有工作者。就拿陈延年和陈乔年来讲,他们当时是孩子,在那个年代,没有人刻意去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所以比起陈独秀、周恩来等人,这两位少年的资料很稀缺,要想塑造好这种类似的角色,万万不能闭门造车。
龙平平就不断找他们的资料,档案是必须要看的,但是远远不够,“活”的资料更重要,于是龙平平找了很多学者,看他们的实地采访,去有陈延年和陈乔年足迹的地方……尽管如此,找到一手的资料还是难上加难。所以塑造这两个角色的时候,龙平平在原有稀缺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加工。
我们在剧中看到的那个傲娇的延年、可爱的乔年,是龙平平费了很多心思才塑造出来的。当然了,大家很喜欢这两个角色,因为这部剧,我们认识了“延乔路”,知道了这条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我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虚构的故事,大钊先生和延年同在龙华烈士墓地,看到人们纷纷来献花,两位先辈闻了闻花,继而进行了一段对话。——“先生,他们爱我”——“延年,因为你爱他们”,很多人看到这段对话都破防了,我想这是二次创作最大的意义。
创作《觉醒年代》,龙平平用了6年的时间,小改是常事,大改的次数也不少。在这些时间里,他买了49本书,每一本都要仔细翻看,生怕遗漏了哪个细节。剧中有名有姓的角色有上百个不止,每个角色都需要系统琢磨,其背后的努力难以想象。或许因为龙平平老师是研究党史的,所以他才可以研究透角色的性格,把人物塑造得很鲜活。
再加上导演高超的拍摄手法和演员们出神入化的演技,《觉醒年代》想不火都难!
我们挂在嘴边的“《觉醒年代》yyds”,龙平平老师也知道。观众说它是永远的神是因为《觉醒年代》的剧本、镜头、角色等都没有瑕疵,把历史人物演活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开始看正剧。但是在龙平平看来,要想《觉醒年代》成为“永远的神”,那么就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觉醒,把先辈的觉醒精神永远传递下去!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