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成本电影《我的上高》震撼,书生救国的故事在豆瓣值8.3分
馊哥/文
在国产电影中往往有一些低成本高质量好片都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张猛的《钢的琴》、王竟的《万箭穿心》、《大明劫》,票房都不理想,但口碑都不错。
馊哥最近就发现了一部这样的国产片安利给大家——《我的上高》。
在豆瓣电影推荐页面,被铺天盖地的国外电影占屏情况下,却留下这一部国产电影。豆瓣上,看过的人只有400余人,而这400人给出了8.3的评分;百度上,它的简介不过寥寥数字。
正所谓,“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抗战守土职责”。电影就是以上高会战为背景,再现了上高会战时期,上高普通民众支援抗战、痛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段感人故事。
这种全民抗战、突显家国情怀题材的电影,在上个月也有一部叫《情比山高》在影院上映,但是票房只有32.6万,没几天就下映了。馊哥只是不想再让这一部平实而沉稳的国产电影被人忽略。
不多说!那馊哥就为大家讲讲电影。
整部电影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怀。一开篇就颇有古风,不论是在台词对白和情景设置上,都会给人有种古色古香的韵味,让你有一种身临其镜的感觉。拍摄手法上运用了很精致小成本电影的各种手段,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在国难临头下,中国文人的风骨和气节,更是我华夏民族的风骨和气节。
主角就是一个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饱读诗书的文人黄清谷,而在馊哥眼里这个“酸儒”真正的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连重庆方面的上司对他评价也不低“虽是书生,一身傲骨,处事公允”。
在南昌沦陷的气氛中,宗族伯父不愿其出任上高县长,黄清谷明知县令的职守是与城共存亡,而读书人的操守是义不受辱,他还是毅然决然地上任。
电影前半部分大概讲了三件事,就是黄清谷刚上任为老百姓做的三件事。
上任的第一天,属下提醒他应去拜望当地国名党驻扎军队罗将军,黄清谷推迟,却亲自视察了当地学校。看到学校破旧,竟把上高县县政府办公处,让与孩子读书。自己住进原本破旧的学堂。
搬家时拉着简陋的家具,就连路过当兵的都看不起这个县太爷。
黄清谷去拜望这个罗将军的理由,不是为己,而是为百姓请愿。因为当兵的经常扰民,为了保护一方百姓,他才去找这位将军理论。
第一次见面,罗将军给了他三分钟,黄清谷却给这位将军讲孟子的仁政“仁者无敌”。当时给馊哥的感觉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第一次谈话就因话不投机而结束。
第二次去见罗将军,还是因为一寡妇被当兵的奸污投湖自尽,为了讨个公道再次见罗将军。这次他咆哮于罗将军办事处,痛陈军中顽冥肆虐、强买强卖、搜刮百姓、奸污民女、逼死人命。并放话:“将军若有包庇,上高百姓凭什么与大军共进退?”罗将军没予理采。
于是黄清谷命令百姓罢市,逼使军队处决奸犯、整肃军纪。他说自己不是想为老百姓要一个说法,而是要一个公道。
罗将军这次算是见识了黄县长的厉害,驻军也因此收敛了许多,过后再没驻军扰民的事件发生。
第三次见面却是罗将军召见黄县长,主要是为了黄县长克扣了走私的四万九千斤粮食的事。罗将军透露买粮的是重庆方面的“贵人”,希望通融下。但是黄县长这身傲骨却说“打起仗来,这是上高的救命粮!”“上高城小粮少,请贵人他处寻粮。”
说到此处大家肯定还记得电影《1942》,长官蒋鼎文对河南省省长李培基说:“饿死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李培基却哑口无言。
把黄清谷跟李培基对比,只会感慨的是当时黄清谷这样的书生太少,李培基这样的官员遍地皆是。
电影上半部分大概就是讲的这个县令如何保护一方百姓。
后半部分讲开战了的事,黄清谷为保百姓安全,怕开战后百姓遭殃。召见了各乡保长商量安排百姓撤退路线,并说“把伞撑开,给百姓撑出一片天。伞在哪,官就在哪。”
安排好了城内的事宜,心系百姓的黄县长再次问候罗将军:“上高城到底守不守得住?”罗将军却以一个“军事机密”相告:“开战后,我的司令部移驻城内。”靠前指挥,这是拼死抗争的决心。黄县长只是淡淡地说:“开战后,我随大军出征,家小留在城里。”
临行前给妻儿交代,“不要到城门口去买菜,免得别人误会你要走;买米不要超过三斤,不要与百姓争利;你是读书人的家眷,遇事不要慌……”看到此处馊哥不禁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就是民国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操守,仁义礼智信。就像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一样,在国难当头时,弃笔从军、报效家国。
遇到前往前线的士兵,长官想喊黄县长学大家讲讲三民主义,鼓舞下士气。黄县长没有夸夸其谈的讲大道理,只是说“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要粮上高给,要人上高出!”用这几个简单的字眼鼓舞着将士。
黄县长带领这城内的老百姓,挖战壕、抬伤员、运粮食子弹不折不扣的践行这那句鼓舞将士的话。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黄县长的一封家书只是给妻儿提及了八个字,“城破投河,魂归家乡。”
最后上高会战取得了胜利,到现在有学者一直在说,上高会战的胜利离不开上高人民支援,
上高以贫弱之县力保障了驻军的所有供给,还出动了三分之一的人力参与支援。
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黄清谷,一个人撑起一部电影,他儒雅、正直、对妻儿的温柔、智慧、还有铮铮铁骨。电影没有太多的画面去刻画正面战场,血腥的厮杀场面,更多的是刻画了黄县长带有书生气的骨气,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感染了村民和守城的国军,最后守住上高,看了让人很感动。
以一个傲骨书生的角度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样的家国情怀。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