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万家》大结局编剧立住了“新农村”
7月20日晚间,电视剧《幸福到万家》播出大结局内容。万传家进去吃牢狱饭了,万传美去偏远山区支教并且开民宿去了。何幸运去关涛的方圆律所工作了。何幸福生二胎,并且当选村书记了。这显然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大结局之后,重新再看这部剧作,问题和价值并存,且,我个人认为,其价值,应该大于问题。关于《幸福到万家》的问题,我在以往的剧评文章当中已经谈过个人看法。比如,该剧晚会小品误会式的创作技法,造成了部分内容的絮叨和失真。比如,该剧因为这种技法,造成很多角色和叙事逻辑上的不通畅。比如,该剧当中部分桥段缺乏采风,不够真实,如安徽10年前的房价42000,农业用地可以直接盖民宿、建别墅等等。当然,这些问题,都是技法上的、细节上的问题。整体而言,我认为这部电视剧的价值,是大于问题的。尤其是赵丽颖塑造的何幸福角色,是具备原创性的,且具备时代意义。这种新农村当中的时代女性,最终成为村书记,当然是皆大欢喜的。关于何幸福这个角色,当然是不够真实的,甚至于可以说是编剧寄托着自身情怀的。这倒不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很多现实主义的作品当中,创作者在塑造自己的主人公、主角的时候,都是愿意用最为理想化的方式,塑造人物角色,从而让人物角色承担更多的人文主义情感。赵冬苓编剧塑造何幸福这个角色,其实承载的便是自己的这份新农村、新女性的人文主义情感。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个“何幸福”在现实生活当中是很难存在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会有更多的女性愿意成为何幸福,并且以此为榜样。何幸福身上最大的优点,一个是相信法律的力量,一个则是热心于公义,或者说,愿意为人民服务。对于编剧而言,她在《幸福到万家》当中的创作野心,其实是重新构建一个理想化的、法制化的新农村。这也是该剧最为值得认可的地方。万善堂与何幸福,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但却又必然带着传承的农村形态。赵冬苓编剧要通过剧作完成的,就是前一种农村形态向后一种的转变。万善堂代表的是传统的乡村形态。他作为村子里边的领导者,虽然也是人人为万家,万家为人人,但最终形成了很多矛盾。儿子、闺女教育不好,村办企业方面,更是出现了偷排污水的违法问题。万善堂时代的万家庄,是凭借朴素的道德和万善堂的豪横来实现团结的。而何幸福的到来,打破了这种表面化的团结。何幸福代表的,则是新时代的法制精神之下的万家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建,不仅仅依靠传统道德的力量,更是依靠新的法律关系的力量。其实,《幸福到万家》当中,很多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案,万善堂与何幸福的都不相同,但最终,证明何幸福是正确的。万善堂寻求道德上的私了,何幸福则寻求法律关系上的公平。何幸福代表的,则是新时代的法制精神之下的万家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建,不仅仅依靠传统道德的力量,更是依靠新的法律关系的力量。其实,《幸福到万家》当中,很多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案,万善堂与何幸福的都不相同,但最终,证明何幸福是正确的。万善堂寻求道德上的私了,何幸福则寻求法律关系上的公平。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