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罗晋从万家村到我们津港了”
有很多人说《庭外》是悬疑剧,是律政剧,是职场剧,但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是人物。我们要塑造出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引发大家的共情和共鸣。不是这样也不会吸引这么多演技精湛的演员加盟。我相信不仅是鲁南和乔绍廷,“津港律政天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粉丝。罗晋饰演的乔绍廷是带着理想主义气质的,他也想过放弃,但他的价值观不允许他妥协,所以选择一路抗争到底,寻找真相。为了这个角色,罗晋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大量台词都是法律术语,还要快速说出,对台词基本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开拍前,他看了大量法律书籍,到律所实习时,也迅速进入了角色。从《幸福到万家》到《庭外》,我们开玩笑说,六七月的法庭辩护基本上都是由罗晋进行的吧!现在,他从万家村到我们津港了!很多人说罗晋是剧抛式演技,因为他进入任何一个人物,都会去琢磨他的内核,用准确的方式来呈现,我觉得对一个演员最好的评价就是,他的表演准确的。所谓剧抛式,就是他演什么像什么,进入一个故事,就会去呈现这个人物,而不是罗晋。至于那段出圈的乔绍廷出狱戏,秋衣秋裤是造型老师设计的,但出租车洗头确实是神来之笔。这个蛮冒险的,如果一镜通不过的话,再拍就需要很长时间。但当时导演和罗晋一拍即合,让这段戏在文本之外加了很多分。除了“津港BOYS”,《落水者》中的两位主要女性角色萧臻和洪图也很出彩。萧臻这个角色不好演,很容易演成一个“甜美”的职场新人,但焦俊艳演出了她的强悍、坚守和敏锐,这并不容易。萧臻和洪图代表了职场上真正独立的女性,她们不靠颜值,不靠性别优势,而是靠真正的专业能力,是值得尊重的。我们虽然一开始计划把《庭外》做成系列剧,但是最初只想做一个《落水者》的短剧,后续再推出其他部分。但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都爱上了鲁南这个角色,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构思:想把鲁南法官的故事做成B单元“盲区”,同时又跟“落水者”产生联系,发生在同一时空的不同城市,让两个单元互相交织,感觉会很有趣。现在看来,两个单元是“一武一文,一动一静”。《盲区》用6集篇幅讲述16小时的极限破案,强悬疑、快节奏是指纹擅长的类型,创作上是一气呵成的,连大纲都没有直接就写出来了。但对张黎导演而言,这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类型,他也把自己的思考和表现方式带入创作之中。比如每集开头的车祸泥石流戏,黎叔用汽车漏油,喇叭声营造出沉浸式的观感;追车戏的镜头设计也很讲究,要求现场实拍,撞是真撞,车也是真车,这在网剧拍摄中并不多见。这种双剧时空交叉的模式,也给拍摄带来了很大挑战。因为两边是同时开拍,不同的制片团队用一样的演员,就涉及到接戏的问题。比如说角色的伤妆是在《落水者》里面受的伤,要接到《盲区》的戏里,是不是能够接上,对服化道、道具置景部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还有背景墙上有很多电子钟,两部剧的时间是穿插的,就要求钟的时间要卡的很准确。场记要盯紧逐条记录,反复调钟,后期剪辑才能接得上。会有一些人问,你不担心从快节奏的《盲区》进入到了比较舒缓的《落水者》时,观众会流失吗?我反而觉得这种交叉的形式会互相导流,可能有的人喜欢律政职场剧,看完《落水者》后,会对这个宇宙感兴趣,就会回来看《盲区》,反之亦然。二者是在相互支撑。我们真的很拼了!从创作的角度我们要愉悦自己,从市场的角度我们要为平台考量。这是个尝试,大家都很勇敢。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