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生动演绎什么叫“文不对题”
对于《误杀2》这样一部不愁票房的跨年电影,网上的文章早就铺天盖地,剧透与否已经无关紧要,更何况这次的续集并不是续集,也谈不上悬疑,所以中规中矩的套话没有意义,我只想说出自己真正的心声。抛开片名看剧情,整部作品还是不错的,画面很写实,表演很到位,巨星很有范,内涵很深刻。底层人士的心酸,权贵阶层的傲慢,新闻记者的抉择,夹心饼干(警察)的无奈,我觉得都表现得很好,夸张之中有真实,同情之后有反思,导演和演员,无疑都为这部电影耗尽了心血。两年磨一剑,不可不锋利。然而,客观而言,上映后这部电影的综合评价就是很糟糕,分数就是上不去,问题出在哪里?作为一名真正热爱读书与观影的宅男,我觉得这次这部电影的根本问题在于选错了剧本。从《误杀1》到《误杀2》,出品人宣发时并不忌讳翻拍的事实,所以我们就顺着这个点说下去。《误杀1》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票房与口碑双赢,也奠定了肖央一线男星的地位。我和大部分影迷一样,都是仰仗着《误杀1》的热情,兴冲冲地去影院看《误杀2》的。结果我们从头看到尾,只觉得一头雾水,这电影为什么冠以“误杀”这个名字?整个故事和“误杀”有什么关系?纯粹是生搬硬套呀!事实上,《误杀2》翻拍自美国电影《迫在眉梢》,讲述的是父亲为了救儿子,上演一出劫持戏码的故事。那部美国电影中,没有“误杀”情节,所以我们看到的《误杀2》当然也没有误杀情节。我很纳闷,既然可以全球选剧本,为什么偏偏要选这样一个文不对题的剧本,肆意消耗《误杀1》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IP口碑呢?再往细处挖掘,《误杀1》的故事原型来源于另外两部经典作品,其一是东野圭吾所著的《嫌疑人X的献身》,其二是西班牙人奥里奥尔·保罗执导的《看不见的客人》,很多元素都能从书中、电影中找到影子。《误杀1》将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适当的改编,以及合理的调整,让整部电影一气呵成,逻辑上也没有什么硬伤,紧扣“误杀”这个主题,两个家庭,两对父母,两种阶层,都活灵活现。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