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导演:想为大城市打拼的女孩拍部剧
如果要论今夏最热国产剧,《梦华录》定然榜上有名。导演杨阳是国家一级导演,曾执导多部热播影视剧并斩获多个国内电视剧行业大奖。2020年夏天,杨阳接到《梦华录》剧本,据悉,编剧张巍在写剧本的时候查阅大量史书,对宋代人的衣食住行有较深的研究。“剧中的菜名、饮料名、街道名,各个阶层人的称谓、穿着打扮,她都了如指掌。”而杨阳被剧本里表现的“几个女人的奋斗、友谊和爱情打动了”。“我其实一直很想拍一部女性剧,但如果是争吵或斗争的故事我不太喜欢,”杨阳说道,“而这个故事,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觉得很喜欢,女孩之间互帮互助、相互扶持的关系,是很打动人的。”她认为,这个发生在宋代女性身上的故事,让她联想到今天,很多从各地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打拼、奋斗、寻找生命价值的女性。“我想为这些女孩子们拍一部剧”。
杨阳与《梦华录》中的几位主演都是首次合作,“我是希望《梦华录》的演员能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受,也希望找到想突破自己的演员。”而此次在《梦华录》中,观众也确实看到了刘亦菲“接地气”的一面,为救朋友假作引诱周舍的一段,媚眼如丝,一改她过往的影视形象。杨阳表示,在看了《花木兰》之后,她感受到了刘亦菲“内心的强大和力量”,也感受到她想突破自己固有形象的动力。“挑战和突破,也正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杨阳回忆,第一次见刘亦菲是在一个酒店,聊了好几个小时。她认为,刘亦菲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这个角色的渴望,可能高于很多人对演员这个职业的认知,“很多人可能觉得,演员就是来‘演’戏的,但是亦菲不是,她是希望在项目里的这段时间,过另一种‘生活’,这也是她跟我说的,她不仅要去‘演’赵盼儿,更重要的是去表达和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些都是我觉得很需要被珍惜的。”“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热度,也相信她不会按套路去演,因为我们俩都想打破套路,不做行活。她也是在寻找不同于以往的、有突破的角色,我们在这点上是一拍即合的。在离开的时候,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有一个拥抱,在那一瞬间,我自己好像有一个信念,这个女演员找对了,有一种传递,在那种传递当中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我要很好地去爱她、保护她、尊重她。”杨阳说道,“我们的合作是建立在一个信任的基础之上,我能够明白她的想法,她也能明白我的想法,大家目标也是一致的,我们要共同去完成这个作品,突破曾经的自己。”对于其他几位主演,杨阳也予以极大认可,陈晓特别能吃苦,无论多么疲劳,多么难的紧张拍摄都可以从容应对;柳岩则是“眼睛会说话”,“三娘是一个虽然说话有些莽撞,但却丝丝入扣,粗中有细的人,柳岩能把三娘的古道热肠,侠义表现出来”;林允年纪小,拍戏也是很认真的,“觉得不够好的地方,会一遍一遍要求重来”。《梦华录》中,也确如杨阳所说,对于人物情感表演的呈现,没有停留在国产古装剧近几年的某种“大特写+大段台词”的行活套路中,“对于演员情绪的捕捉,我们不一定要拍很多的近景去刻画她的脸部表情变化,我希望通过人景合一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这个空间之下,演员情绪的流动,当演员进入这个空间之后,她会更容易融入角色,然后带入角色的心境,也给观众一定的想象空间。”剧中一场斗茶的戏后,刘亦菲所饰演的赵盼儿,一人留在散场后的茶楼后院,独自起舞。曾经,赵盼儿极力隐藏自己的乐伎出身,如今,却以精湛舞技为斗茶场面增光添彩。这是她直面过去,开始摆脱自卑的一场戏。杨阳在提到,这场戏是她临场提出的,“我想让她跳一段舞,为战胜狭隘的世俗和自己曾经的软弱,她为自己献上一舞。”刘亦菲在事先没有排练的情况下,完成了这场表演。播出前期,《梦华录》中,一段赵盼儿目送顾千帆坐船离开的戏,被剧粉热议。这场戏中,台词和具体情节的比重被压缩,更多是含蓄浪漫的情绪表达。而这样的表达,在近些年的国产古装剧创作中,已属少见。据悉,这场戏的拍摄,当时已在半夜,整个团队都十分疲惫,甚至杨阳的助手“都不知道导演在拍什么”。直到看到成片,才明白其意。杨阳曾如此定义这场戏:“那是一种克制的情愫和安静的波澜。月下,微醺,一人在水,一人凭栏,眼中泪,心中事,意中人,波声、虫鸣,旁人话音皆不入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心中只有彼此……”这种细腻含蓄的情感表达,一方面,杨阳承认,部分来自身为女性的情感敏锐度,但更多是整个剧审美方向的一致,“我一直觉得,中国古代文化很深邃,古装剧需要一种古典的美,是含蓄的,就像中国画讲究留白。隔水相望那场戏,原本有很多台词,我把台词放在次要位置,二人无言,隔水相望,渐行渐远,心中的涟漪在静默中流淌。这种克制的处理,大概就是古代画中的留白吧。我相信这样的含蓄是一种古典美,观众是能够感受到的。”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