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水门桥》我以我血荐轩辕,奋楫笃行五万里
初看《长津湖》时,总觉得伍万里这个角色的存在有些多余,毕竟伍家已经牺牲了一个伍百里,刚刚归乡的伍千里也在一道命令之下,毅然决然地重返了战场,作为战争题材的影片,要体现的家国情怀,似乎并不需要再搭进来一个伍万里。然而当我将续篇《水门桥》也看完后,却对伍万里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过电影的都知道,伍万里是伍家最小的孩子,恰恰是赶在国内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时候步入成年。换句话说,伍万里不正是那场战争中那些本可以不必再打仗,却因为美帝国主义肆意插手朝鲜内战,妄图把战火引到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的缘故,而最终上了战场的那一代人的代表吗?与其说他只是一个新兵,倒不如说是一剂强心针。他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正在打的是一场不得不打的硬仗,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只有打赢了,下一代人才能不用再出生入死。也只有打赢了,才能带他们回家。在雷睢生牺牲后,梅生曾安慰躲到一旁痛哭的伍千里。他说:“我这趟回家,每次出门上街,都会有人冲着我点头微笑,我不认识他们,但他们认识我这身军装……”
军人的使命,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尽管梅生知道老婆还在等着他回去把女儿的数学教好,伍千里也知道父母在等着他回去盖房子,但他们没有选择,彼时他们最大的心愿,也可以说是执念,就是把这场仗打赢,把那些本不必上战场的孩子回家。镜头拉开时,两人不约而同地望着的方向,那里躺着为了引开敌人刚刚牺牲的老排长,那里也坐着被战争的残酷冲击着心神的少年。梦想中的蓝图有多岁月静好,我们的志愿军先烈们在水门桥的冲锋就有多决绝!随着战斗的白热化,拼到最后的战士们也几近弹尽粮绝了。看着依然拥有强大火力的敌人,看着一次又一次修好的水门桥,屏幕外的我不由得感到了窒息和压抑。历史上真实的战争,远比电影来得更残酷吧。这是伍千里与梅生这一对默契的老搭档的最后一次互相打气。梅生将自己的手表交给了伍万里,让他分别从水门桥的三个方向,每隔三个小时吹一次鱼鹰哨,扰乱敌人的视线。自己则和九连剩下的战士一起正面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拼尽全力为伍千里制造炸桥的机会。他给伍万里最后的叮嘱是——你要尽力活下去。活下去把这里的情况告知赶来增援的队伍。还有一句他没有说,可我们都知道,那句话是:“活下去,活着回去,替我们去看看没有炮火硝烟的世界。”
决战开始前,有个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两个默默对视了很久的镜头。没有一句话,有的只是一个宠溺的包脸动作。而上一次做这个动作时,伍千里说的是:“包子,等我回来!”可是,我们都知道,这一次他回不来了。面对着包围而来的敌人,伍千里笑着举枪射向一枚缴来的炮弹,那炮弹炸毁了水门桥,也让他自己身中数弹跌落山崖。还记得打北极熊兵团之前,伍万里曾对伍千里说:“哥,一会儿让我跟着你一起冲吧,万一我也像大哥那样,你也帮帮我!”奄奄一息的伍千里目光永远地定在了弟弟的身上,曾经肆意张狂的少年,孤单地依偎在哥哥身边,风雪漫天,世界突然安静了。包子,以后要怎么飞,你自己定敌人发现伍千里的尸体时,因为担心有埋伏,只敢远远地用火焰喷射器扫射,那时的伍万里已经被冻到不省人事了,被哥哥燃烧着的身体带着向远处滑落而下。高温融化了积雪的同时也将伍万里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火光中哥哥温柔坚定的眼神至今让我难以忘记。我想那大概是伍千里送给弟弟最后的庇护和祝福,也是整个穿插七连最后的执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