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退出《密逃》,《中餐厅》告别赵丽颖和杨紫,国产综艺正面临“选角降级”
近年来,综艺节目市场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变化趋势:流量艺人的身影在各类综艺中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新人面孔的涌现。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市场环境、艺人策略、节目制作逻辑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构成了综艺节目市场的新常态。
流量艺人“挑”综艺,新人“过载”上阵
流量艺人曾是综艺节目吸引观众、提升话题度的不二法宝。然而,近期的《密室大逃脱6》《花儿与少年6》《中餐厅8》等热门综N代节目中,流量艺人的身影明显减少。杨幂、黄明昊、迪丽热巴等昔日常客的缺席,使得节目嘉宾阵容显得“星光不足”。与此同时,陈哲远、敖子逸、张云龙等新人艺人在多档节目中频繁亮相,呈现出“过载”状态。
综艺招商难,艺人顾虑多
综艺节目的招商困难,直接导致艺人片酬的降低。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品牌方的投资转向,加之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使得综艺节目失去了部分广告赞助。艺人团队在选择参加综艺节目时,不仅考虑节目类型和嘉宾阵容,更关注片酬的合理性。部分95后艺人宁愿选择口碑和热度较低的节目,也不愿接受片酬过低的旅行类综艺。
真人秀的悖论:流量与内容的博弈
真人秀节目面临着“流量话题先行”与“内容为本”的选择难题。《种地吧》等节目因内容的深度和新颖性而获得观众好评,但流量艺人仍然是吸引观众关注的重要因素。节目组在追求流量与内容质量之间,往往陷入两难境地,难以找到完美平衡点。
新人艺人的机遇与挑战
在流量艺人“挑”综艺,综艺“挑”流量的市场环境下,新人艺人成为了综艺节目的新宠。他们不仅在节目中展示自我,更通过综艺表现吸粉涨粉,提升个人知名度。然而,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多渠道审判,新人艺人需要具备更强的抗压能力和真实性格,才能在综艺舞台上脱颖而出。
剧综联动:综艺与剧集的双赢策略
综艺节目与电视剧的联动,成为节目制作方的新策略。通过了解艺人的待播作品,尝试让节目的播出档期与之匹配,从而借助剧集的热度反哺节目。这种“剧综联动”不仅提升了艺人的曝光度,也增加了节目的营销价值,实现了双赢。
综上所述,综艺节目市场的新常态,是市场环境变化、艺人策略调整、节目制作逻辑演进的共同产物。流量艺人的缺席与新人的过载,既反映了综艺市场的挑战,也预示了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在这一新常态下,综艺节目如何在流量与内容、新人与老将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