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杀》被要求下架,央视发文力挺:重伤二级,现实比影片更残酷
大家还记得那部让人震惊的电影《默杀》吗?这部电影自从登上大屏幕后,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部电影并非轻松愉快的爆米花电影,而是深刻地揭露了校园霸凌和对儿童的不尊重现象,看得人心都揪紧了。很多观众看完之后都担心,电影里的那些情节会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上演?
随着舆论的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停播这部电影,认为内容过于敏感,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话说回来,这部电影所揭示的问题,难道不是我们应该正视的吗?
就在7月9日,央视新闻也发声,发表了一篇深度报道,把电影里的情节和现实中更为严重的校园霸凌案例做了对比。这一比,问题就更严重了。
央视文娱在电影首映时就强调了这部电影触及的深层社会议题,以及正义与爱的冲突。这种题材虽然在20世纪就有人拍摄,但直到现在,社会才开始全面关注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
央视新闻的报道中,还举了三个具体的校园霸凌例子,看得人触目惊心。
第一个例子,湖南的中学生小蒋,因为是外来学生,老是被同学排挤。有一次,他被七个同学骗到厕所,然后竟然被15个人围攻。小蒋在绝境中掏出预藏的折叠刀自卫,结果三个人受伤,他自己也伤得不轻。调查发现,这场暴力的根源是因为他之前和一位女生说了几句话,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和敌意。
第二个例子更惨,发生在江西省新余市的小怡身上。小怡因为没带零食给同学,就被暴力对待。她害怕得只能躲在教室桌下度过了一整夜。那些同学不仅打她,还做出极其羞辱的举动,比如把含尿的液体倒在她头上。小怡无助又恐惧,整夜蜷缩在课桌下避难。这不是她第一次被欺负,但因为太害怕,从来没敢反抗过。当记者问那些施暴者为什么这么做时,她们竟然说是因为小怡“未清理厕所”,简直是漠视自己的行为。最后小怡双耳鼓膜穿孔,可见校园霸凌的严重性。
第三个例子是浙江温岭的王晶晶,因为一个水杯碎了,就遭到了长期的校园霸凌。无休止的谣言和社会压力让她痛不欲生,甚至开始吃抗抑郁药、想自杀。这些谣言还影响了她的学业,让她不得不休学。虽然后来她重返学校,但学业已经大不如前,只能勉强考上大专。直到她结婚生子后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校园霸凌,于是把多年收集的证据提交给法院,终于让霸凌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默杀》这部电影通过暴力场面生动地反映了现实中的校园霸凌问题。它不仅展示了霸凌的残酷性,还描绘了受害者的无助与抗争,真是让人深思。这样的电影值得我们更广泛地关注和讨论。
同时,这些校园霸凌案例也提醒我们要勇敢面对霸凌说“不”。不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了。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