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边的人们》「烟火气」和「主旋律」
6月20日,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诗画江南、活力浙江」这一省域品牌主题词正式官宣。前半句勾勒的是浙江的独特之处:风光明秀的山水之间,多了一丝沁人心腑的诗意;而后半句则象征着浙江的现代与未来。而《运河边的人们》不仅是反映近年来浙江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影视化窗口,更是浙江卫视致力于用高品质文艺作品彰显「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最新步伐。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流淌千年的工程奇迹,
亦是一个涉及到亿万人生活的「国家战略」。对于影视创造者而言,如何把一个宏大的国家战略转变为观众真实感知的故事,其实需要创新式的解剖与重塑。对此,《运河边的人们》的选择是从那些观众可感知的真实议题入手,为观众勾勒关于「运河」议题的多维复杂性。运河首先是一项生态议题,所以才有「运河沿岸住户将窗户封死,抵御河里散发的恶臭」这样的细节;其次,运河是一项社会议题,所以才有路长河与排污企业的多轮角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运河还是一座文化富矿,运河两岸,既有承载运河文化,讲述运河历史的古镇、老街,又有像唐伯这样秉持着匠工精神,一辈子都与运河联系在一起的船模手艺人;最后,运河亦是一个实现治理方式创新的实践窗口。在《运河边的人们》里,我们看到了地方治理过程如何进行灵活的制度创新。总之,在《运河边的人们》里,我们看到了大运河的水缓缓流淌,听闻了大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见证了大运河的脉博随着时代怦怦跳动。一条大运河,勾连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多个面向,《运河边的人们》以贴近观众的小事件,展示了牵动战略全局的大问题。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