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如故》自然生发的清甜情愫
影视作品中对爱情的表达,如果仅有表面的甜蜜互动就显得悬浮。真正打动人心的情感关系,需要在双方的性格、观念中构建前后完整的逻辑。而《周生如故》在扎实的悲剧基调之下,男女主之间的情感更多了一份爱而不得的悲伤和克制。漼时宜自小受到繁琐礼教的束缚,初入南辰王府时,
动辄行礼叩首的习惯让周生辰哭笑不得。但从她年少时与父亲对话时的活泼性子来看,漼时宜骨子里并非真正认同封建礼教,而是碍于世俗收敛性格。一定程度上,失去父亲后的失语,也是她以消极的姿态抵抗礼教重压的一种表现。进入南辰王府,与自称“我”而非“本王”的小南辰王周生辰相处、相知,是漼时宜解开心结、释放自我的开始。再次回到漼府时被家人质问“家规全忘了”,后期与皇帝私下相处时也没有用敬语,漼时宜从内心接纳了南辰王府所崇尚的自由平等。而她为了周生辰再次开口说话,彻底治愈失语,也意味着她走出了过去的阴影,在思想上真正冲破了世俗的桎梏,愿意正视自己的情感。对周生辰而言,漼时宜是治愈他内心悲苦的人。漼时宜会对连年征战杀戮,不敢拜佛的周生辰说:“可你保护的人更多。”
自此以后她成了替他烧香祈福的人。曾说过“死在何处,便葬在何处”的周生辰开始在意归期,因为府中有殷切期盼着捷报的漼时宜……周生辰将降将用印作为生辰礼物送给漼时宜,可以说将最重要的成就交付于她。最初她出于敬慕和有趣欣然接受。而当漼时宜亲眼目睹了一场惨烈的夺城战之后,才明白周生辰征战沙场的处境,对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情节的层层递进、人物的不断成长中,二人之间的情愫也自然而然地生发。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身份壁垒让他们的情感只能发乎情止乎礼。剧中并没有过多的情感外放,汹涌的情感在他们的眼神动作间悄然流露。例如,漼时宜默写《上林赋》,写到“长眉连娟,微睇绵藐”时忘了后半句,周生辰便为她补全。“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是讲男女之情,漼时宜一时之间便出了神,一旁的周生辰也因此心有悸动。再如周生辰在说“我府里有十个孤儿和一个徒弟”时,专注而笃定,而漼时宜也似有所感。漼时宜生辰时,与周生辰在军营中共饮花椒酒。前者天真烂漫,笑意盈盈,而后者却在微笑之后,迅速意识到自己过界的情感流露,转而心事重重地看向对方。剧中的白鹿气质清雅,任嘉伦俊朗沉稳,将这样情愫暗生又极尽克制的细节诠释得百转千回。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