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周边销售额达2.4亿,获央视特别报道却遭遇恶意抹黑
全国中小学生开学后的首个周末,《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又创下了新高。周六那天,单日票房直接冲破了5亿元大关,成为了中国影史上第一部在上映25天后,单日票房还能破5亿的神级作品。这票房成绩,很多电影一辈子都望尘莫及啊。
就因为这火爆的票房,央视新闻频道周日一整天都在报道这部电影,从早上的《朝闻天下》、中午的《正午时分》到晚上的《共同关注》,轮番上阵。据说,官方授权的周边商品都卖疯了,藕粉都断货了,还有一堆同人文、同人图授权和各种元素饰品等等,带动了一大波消费。去年费了好大劲才撬动的消费点,现在被这部电影轻轻松松就带动了。不过,电影这么火,也有人眼红,故意在网上抹黑它。
票房再次飙升,打破了所有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周六的票房是5.054亿,比前一天涨了133.7%,单日票房甚至超过了上映首日。这时候,大家又开始调侃电影投资方光线传媒的老总王长田了。一开始电影上映时,他没花钱买排片,所以票房不高。但现在看来,这根本不影响电影的火爆。
除了票房,还有两个新闻挺有意思的。一个是贵州有个曾经投资巨大的IMAXGT影厅,因为没电影配得上它的效果,差点倒闭。现在《哪吒》火了,这座影厅一座难求,连周边城市和省份的人都来瞻仰它的特效。老板都赚翻了,预订的票都到三月初了。
另一个消息来自中国香港。四大发行商抢《哪吒》的独家版权,最后中央出面调停,2月22日电影终于在香港上映了。第一天就破了好多纪录,比如大陆电影在港上映的播放场次纪录,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等等。总结就是一句话:哪吒太厉害了!
这部电影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央视这两天报道的重点不再是票房,而是电影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官方还免费把电影拿到联合国展播,就是为了文化输出。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倡文化自信,想把文化走出国门,《哪吒》就是个好机会。
哪吒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反抗精神的代表,对国人来说意义非凡。这部电影出现在我们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时候,真是太合适了。哪吒担得起对外文化突破口的重担。
当然,电影也不是完美的。为了照顾小朋友,有些笑话有点低俗。一部作品肯定有不同的声音,但有些声音太奇怪了,说的话都一模一样,明显是雇佣的水军在抹黑。这电影的火爆,到底戳了谁的肺管子呢?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