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内最好的青春剧系列就是他了!
实际上,青春类影视作品在国内一直是被嘲笑的类型,因为我国青春片万年不变的主题好像只有车祸和打胎,从“致我们打胎车祸的青春”“同桌打胎”到“匆匆打胎”,都被网友吐槽:
感受下打胎三部曲的设定
很多人都发现了,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观察国产剧,而在观剧的时候,也确实遇到了一些惊喜。
就像今天要推的这套剧,不但是国产剧,而且还是国产青春剧。更难得的是,人家真的不难看。
那就是前阵子刚开播的新剧《你好,旧时光》
之前,在我们做每周新剧前瞻的时候,就聊过这个剧,那时候,它刚开播,是8.0分,如今,豆瓣打分人数过万,得分也已经达到8.3分。评分不跌反涨,也能看出本剧的受欢迎度。
当然,这套《你好,旧时光》能受欢迎,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它就是去年大热的青春剧《最好的我们》的姊妹篇。
两部剧都来自爱奇艺、小糖人的合作,幕后阵容也都来自相同班底,包括前两年豆瓣高分青春剧《匆匆那年》,也来自这一班底。因此,质量能一路保持下来,也并不让人意外。
这两套的特点就是,都没用什么浮夸的配色、或者邀请一堆大牌明星和幕后搞些宣传噱头,而更着重在制作细节、拍摄手法上的努力和认真。
记得刚看这个剧的时候,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一是明显能感觉出是现场收音,非常有实景的真实感,另一个则是拍摄的时候,有意避开正反打,尝试更丰富的场面调度。
仅从这两点,就能看出这个剧是有它的野心和努力的。也是因为这点,这个系列刚与大家见面,就博得了观众的好感。追下去你更会感受到,剧里一点一滴渗透出地,在制作态度上的用心。最终,这两部剧豆瓣评分都达到了8分以上。
因为这两套剧都是根据八月长安的小说改编的,所以,如果你是原小说的原著粉,我建议你们还是先做一些心理准备。毕竟,小说与剧从来都是两种形式。
而这部剧同样对原著改动不小:比如,余周周基本一开始感情世界里就只有林杨,陈桉变成了戏份屈指可数的虚影式人物。
林杨不再前期都以为对周周是愧疚,而是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心意;林杨还被改成了会因为周周而闯祸差点被开除的学生。
如果你不关心原著,那么,这套剧你就真的可以关注咯。
在我们看,《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两部都能成为很优秀的国产青春剧,主要还是得益于以下三点:
一、唯求真而已
选角上这两部剧都不是老黄瓜刷绿漆,一班主演都是平均年龄20岁不到,自己对青春的感受就还很细致的年轻演员,而且绝大多数是新人。
道具上也颇为用心,这两部剧的主角都是03级的高中生,那时候爱听歌的同学最喜欢的都是周杰伦,“爱像一阵风,吹完它就走”。
还记得那时候你愿意跟他共用一个随身听,在同桌、图书馆、自行车前后座,你愿意分一个耳机、递给他的那个人,是谁吗?
那时候最流行的小说是郭敬明、韩寒。虽然如今有些难以启齿,那那时候的女生,总是会看过一两本郭敬明。
相信还有些人也有过:高中时期,花了很多时间,在些不重要的科目上,偷偷摸摸看《夏至未至》的时光。
而那时的励志书籍则是《哈佛女孩刘亦婷》,不管这书现在看起来多么鸡汤,那时它实打实地鼓舞过无数个我们,渡过高考学业里的迷茫时刻。
那时候喜欢看电视剧的我们,幼年无数人都傻兮兮地cos过白娘子,没事儿就像模像样地老是“练”,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biu~~”出她那道白光。
后来初中追看《流星花园》,高中看《天龙八部》、喜欢上神仙姐姐。
那时候喜欢看动漫的人,小时候最爱的都是圣斗士星矢、美少女战士;
等到了初高中,好像全国小城市都有了一个、或者机顶盒自带的一个24小时不停播动画片的台,播《火影忍者》、《灌篮高手》。
生活中,那时候拥有一个诺基亚手机还是特别潮的事儿,尤其还是翻盖的。
年轻人在一起最常见的休闲活动就是拍大头贴,“没一起拍过大头贴的不是姐妹!”,还记得你在大头贴里第一个亲过的男生吗?
有没有发现,这套剧几乎在各种细节,还原曾经中学时期的集体记忆,让我们从细节上,就陷入该剧营造的氛围当中。
包括在人设上也非常亲切,那时候每个高中都有一个哪哪儿都那么优秀、学生会主席、校电视台总是采访他、光芒灿烂到让人仰视的风云人物;
也都有一个看起来大大咧咧凶巴巴、其实嘴硬心软、内心也细腻的“大姐大”;
都有一个所有人都欺负她、但多年后想想好像也没做什么大错事的女生;
还都有一个无心学习、其实仗义的“小痞子”。
还有剧情,国外的高中生的生活可能是参加不完的party、听不完的摇滚乐甚至喝酒嗨药,而我们高中的生活、或是恋爱是怎样的呢?
高中时候的初恋,可能身体任何部位都敏感得羞涩,稍有接触,都激动得心理小鹿乱撞。考试的时候前后传试卷、或者与同桌一起看书、讲题,也许只是手心手背不小心几秒秒的触感,就有可能让人一直记到现在。
那时候谁都没有油到早已忘了“喜欢”的感觉,而是珍贵得喜欢上了还不自知、不懂怎样叫喜欢。
有过时隔多年后,才意识到自己当年,是喜欢过某个人的的感觉吗?
或者当年总欺负某个女生的坏男生,很多年以后成熟了,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当年,他喜欢她。
第一次喜欢上一个人,就是会喜欢很久了都没意识到,n次吃过另一个男生的醋了,还自以为只是朋友被抢走的那种生气;
女生吃你的醋了,也只会傻傻地以为“你们女生就是作”或者“你来大姨妈了?”,真可贵。
高中的时候,就是会还不知道什么是最喜爱的,但只要跟他在一起,就变得很爱笑啊!
好容易确定自己是喜欢上对方了,男生还是臭屁得不肯承认,每次差点穿帮都宁愿撒谎(急死个人)女生更不会贸贸然主动表白。
初恋时的我们就是得经过无数次试探,才能大概确定彼此心意。不敢直接说喜欢,只敢从“我们坐同桌吧?”开始问,获得认可之后,可是要激动得睡不着觉。
她为朋友单恋失败而沮丧,想“我是不是也错了”,你脱口而出“你和她又不一样”,被追问也不会趁机表白,反而转移话题,“因为你是鬼!”
有时候话到嘴边了,还会变成“其实我真的很喜欢……跟你做同桌”。
终于确定彼此心意了,可能还会怕说出来反而会影响关系、影响学习,那时候你觉得高考更重要,结果变成“高考后我有话跟你说”,或者那句“喜欢”最后都没说出口。
这样的初恋,可能很简单,却很真实,也更让人有期待。
二、不为戏剧性而戏剧性
说回那些被吐槽是“打胎三部曲”的电影,编剧这样编当然有他的原因,类似…“戏剧需要戏剧性和戏剧冲突啊,只有有冲突才有张力!”
但戏剧冲突非得是打胎吗?在成年世界里很多“没有意义”的事,都是青春期举足轻重的大事啊!
高中某次集体秋游,晚上全班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跟他发生的一点点小故事,就能让人悸动几个星期甚至过月。
每次期中期末模拟考,要拿考得差的卷子给家长签字,请家长去开家长会。每次这个过程前后我的心理波折,每次开完会爸爸走在前面路灯下沉重的影子,到现在还深深记得。
或者,兴趣和家长要求的冲突:《旧时光》里凌翔茜妈妈只知道叫她不停学习,她喜欢弹钢琴,但因为高考不能加分,就完全不能弹。
分科、报志愿时更深的冲突,大概是青春期的我们,要经历的第一个重要选择。
《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都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文理分科的抉择这一段,特别好、特别写实。
还有,《旧时光》的潘主任、武老师20多年后还会因为想起当年合唱的一首英文歌,这种在很多“大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而感动良久。
啊对,估计你们也注意到了,上面的老师,其实就是社会我丰田哥。不同于《无证之罪》
这一部的他,可是相当的和蔼亲切哦!
或许,一定是要对青春仍有感受力、共情力的成年人,才干得好关于青春的工作,比如拍一部靠谱的青春题材。
三、青春故事的多样性
只有谈成恋爱了的人才有青春吗,他不喜欢你,你就没有青春了吗?
其实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你喜欢他但他不喜欢你,才是常态吧。
有多少女生读书的时候,都仰望式地暗恋过一位男神,却其实根本都没想过能跟他在一起。
你懵懵懂懂喜欢过的那个人,也许在他心里也曾经对你有过那么一点异样;
可年少永远后知后觉,初恋总是擦肩而过,都来不及说再见,突然你们就永远走散在人海里、各奔东西,但那时候心头泛起过的那点涟漪,永远留存在心底。
或者当初《最好的时光》,也表现了贝塔对张老师、简单与韩叙这两段单恋故事。
尤其是简单对韩叙……毫无保留、不计条件地喜欢一个人,不管他是不是喜欢你,这是只属于青春的挽歌。
人总要放肆爱一回,再去寻找稳定了。
或者,长得不好看的,就活该没有青春吗?
《最好的我们》贝塔虽然没有接受徐延亮,但徐对她的好她都看在心里了,徐延亮表白时她满眼的泪,情谊已不言而喻。
《旧时光》里蒋川对凌翔茜无可比拟的那份好,凌小公主后面也会看得到!
还有那时候,如果没有恋爱,但为心爱的社团活动一直在忙碌,就没有青春吗?
为了考心仪的大学晚晚拼命学习、挥汗如雨,就没有青春吗?
当然不。
窗外从蝉鸣到寒冬,晚晚都在晚自习灯光下努力学习的你;
每天都到深夜才骑车回家的背影;
每次家长会前后你内心的忐忑;
每次年级篮球赛,男生都在拼命搏杀,女生都在旁边加油递水,全班最开心的那一刻;
报大学志愿时与家长、老师据理力争的你;
高考完表白的表白,嗨玩的嗨玩,沉淀心情的沉淀心情;
都是青春,这些才是青春期对我们而言最深刻的快乐、冲突和印记。
《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两部剧能够受欢迎,无非都是找回年轻的那颗心,质朴、真实地展现青春生活而已。
于是,借由这部剧,对创作者和观众而言,都是一场最美好的梦,让人难忘。
还记得《你好,旧时光》第一集的开头,是一段VCR,有些粗糙却难得的真实,好像很多观众,仅是看那一幕,就已经被感动了。
而那种感动,其实,正来自于生活的真实,也是青春的真实。它们深藏于我们的记忆当中,突然,被唤醒了。
你好,旧时光!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