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边的人们》让运河飘荡「烟火气」
支撑构建大运河多维印象的背后,是扎根现实的真实性。据了解,为真实展现大运河新时代风貌,《运河边的人们》在浙江湖州、杭州实地取景拍摄。拍摄期间,剧组实地取景1200余次,场景搭建近百处,动用外籍演员上千人次,群众演员三万人次,调动船只近百艘。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不仅是大运河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发源地和最早的实践地。因此,对浙江卫视而言,一部立足浙江本土、讲述大运河故事的《运河边的人们》不仅能以大运河这个自带流量的创作主题实现内容的破圈,更能通过内容与省域品牌宣传之间的属性的有机连接,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传播提供天然助力。为了让人物更加接地气,该剧编剧、年近七十的马继红沿着大运河一路采风、采访,和百余人进行交流对谈。
导演潘镜丞介绍,此次《运河边的人们》在人物表达上力求展现出人物丰富的层次:「我希望我们能够创作出那种观众可以感知的,具有强烈代入感的人物。用生活的质感来支撑起剧中角色的创作,所以我们的表演要落地,要有烟火气,要让观众能够真实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让观众为此感同身受」。如何通过大运河来为观众描绘出一幅新时代的美好画卷,《运河边的人们》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答案——人。以真实为基底,在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技加持下,《运河边的人们》在人物诠释上摆脱了脸谱化的非黑即白,而是呈现出各有特点的复杂性。王雷饰演的路长河,始终有着朴实的正义感,从小成长在运河边的他对运河有着深厚的情感,这驱使他敢于与一切破坏运河环境的行为做斗争。韩雪饰演的梁子言则是一位同样有理想主义但又怀才不遇的建筑设计师,在闭塞的小屋里,两个人既相濡以沫,又会是不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临着事业与家庭的两难选择。还有精明的苏氏集团副总周海涛,一腔热血的知名学者梁家轩,屡屡误会路长河、但其实深深热爱运河保护事业的乔雨……在《运河边的人们》中,通过这些有着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个体,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运河社会剖面。
有理想的光芒,也有烟火气的韵味。而在复杂性的背后,这群有血有肉的群像同样分享着诸多共同点:对运河的深厚情感、理想主义情怀以及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这群人物身上醒目的标签。用一句话总结,便是善于「闯」、勇于「试」、敢于「冒」,便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而这,恰恰是「活力浙江」四字背后所伫立的浙江人民在历史与当下时代的形象。如果说从运河里牵出的是「诗画江南」的底蕴,那么人物群像所带出的恰恰是「活力浙江」在一代又一代浙江人民身上的基因传承。浙江卫视正是通过运河的「变迁谱系」与「人」的「群像谱系」,在创新新主流叙事表达的同时,也为省域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力。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