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4》:情感综艺为何变成“吐槽大会”?
《再见爱人4》热播,情感观察综艺再掀热议
最近,情感观察类综艺《再见爱人4》一开播就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度。节目中的嘉宾和他们的故事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关于“大男子主义”和女性婚姻困境的讨论,更是掀起了一场话题风暴。
《再见爱人4》中,杨子和黄圣依夫妇的表现尤为“抓马”。杨子被观众称为“爹味典范”,不仅对妻子了解甚少,还常常吹嘘说教、自我感动,自理能力也差。相比之下,黄圣依则显得长期被控制欲胁迫,总是顺从但充满委屈。这样的情节不仅让观众愤怒,就连观察室中的嘉宾也纷纷表达不满。观众甚至开始怀疑两人是否是为了炒作而来参加节目的。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再见爱人》这档节目在嘉宾咖位、故事狗血程度和观众愤怒情绪上,都呈现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第一季时,节目中的夫妻还都是普通人,他们对情感的表达也相对复杂。但随着节目的发展,明星夫妻越来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狗血,观众的情绪也越来越愤怒。从第二季的张婉婷宋宁峰夫妇到第三季的傅首尔老刘夫妇,对“爱”的深度探讨越来越少,而对个人的矛盾和批判却越来越多。节目似乎变成了“家庭法院”,观众只想一边骂人一边高呼“离”。
事实上,近年来的情感观察类综艺都存在着类似的倾向和议程设置。这些节目大多聚焦在“骂对象”和“求清醒”上,批判某人在婚恋关系中做得不够好,应该戒掉“恋爱脑”,早日清醒过来。而在这些批判中,绝大多数被批判的对象是男性,需要“清醒过来的”则是女性。
情感观察类综艺的崛起和内卷,使得情感消费在其中肆意泛滥和脱离本真。这些节目通过嘉宾选择、规则设置、后期剪辑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制造狗血和放大矛盾,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这些有意识的选择所展现出来的内容,与其说是情感,更像是被现代文化工业操纵的“后情感”。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情绪指引下,瞄准女性“痛点”的情感观察类综艺作为“她综艺”的一种开始出现并逐步流行。这些节目往往不求在内容的具体设置和规则上做出创新突破,而是主要力求为女性提供足够的声量和话语权。然而,当一个个“大女主”出现在综艺中时,价值观的分裂也异常明显。
一方面,节目不断强调中年女性依旧可以美丽、拥有青春的姿态,在情场上大杀四方。但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当女性依然具有异性吸引力时,年龄焦虑才能得到抚平。另一方面,尽管节目总是试图打造“独立女性”的人设,但入驻观察类情感类综艺的各大品牌却大多是母婴、儿童教育等与女性家庭身份强烈绑定的商品。这说明节目制作方、播出平台和赞助方依旧将嘉宾的角色定义为贤妻良母。
在婚恋、择偶、家庭的领域之外,女性还能书写出什么样的“爽综”?什么才是真正对于女性的“爽综”?这些问题或许正是我们向一个更美好、更平等的未来所提出的问题。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