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部国产剧这么接地气
原来,1998年已经是20年前了。
这是香玉最近在朋友圈看到最感怀的一句话了。
一代人的青春早随之远去。
90年代的所有符号,也被收进了时光博物馆。
忽然发现有人在后台留言推荐这部剧,顿时唤起了香玉的记忆。
今天就来说说这部——
《我的青春遇见你》
背景设置在xa01990 年代的上海,全剧充斥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时代标符。
房间里贴满港台明星的海报;
四四方方的牡丹花饼干盒子;
冰棒券,痰盂盆;
还有那些年人手一个的铝制饭盒。。。
该剧根据小说《城里的月光》改编,原著作者滕肖澜十分擅长描写细致的生活纹理。
而整部剧的故事,都贴合了时代的脉搏在走。
对年轻人胃口,自然少不了喜剧和恋爱元素。
台词很喜感,「话糙理不糙」的典范。
论如何评价一碗并不好吃的面——
「人要是饿极了,吃屎都香」
论如何形容「死缠烂打」——
「就跟湿手粘面粉,甩都甩不掉」
男主人设很鬼畜,居然在初吻当天,吃了两个韭菜馅饼!!
简直作了妖啊。
小两口洞房花烛夜,因为隔壁大爷把锅炉烧太热,在门外椅子上过了一晚。
这对「韭菜夫妇」就是本剧的主人公,一对平凡却不平淡的小夫妻,陈也(魏千翔 饰)和李招娣(姜妍 饰)。
90 年代的恋爱,讲起来就很可怕了。
因为他们一谈恋爱,就意味着要结婚啊。
陈也是个普通的上海青年,长相一般,家境一般,成年后当上了一枚修路工人。
他本人普通不要紧,倒霉的是,从小身边就站着一个「学霸」弟弟。
弟弟陈昆,从小到大就是尖子生,一路考上清华大学,是父母的骄傲,也是邻里街坊竞相夸赞的榜样。
只要陈昆在,陈也立马就成了隐形人。
被其他小伙伴痛恨的「别人家的孩子」,恰好跟自己同住一个屋檐下,这日子得有多难过。
好在,陈也性格大大咧咧,虽然心里不满,但也不计较。
不过,他还是有点好胜心的。
自己拼不过弟弟了,但有一样或许能拼得过——老婆。
娶老婆,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在他看来,就是漂亮,要「扑面而来的震撼」。
没错,就是这么肤浅。
他自有一套奇怪的理论。
「人类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攀比。」
「在原始社会,我住在山洞里,你想比过我,就去建木房;我看到你住在木头房子里,我就不开心啦,我就去建瓦房。。。这样一步一步就有了社会发展。」
深得「攀比理论」精髓的陈也,偶然中认识了李招娣。
恰好呢,李招娣又是一个「除了漂亮一无是处」的姑娘。
走在路上,因为只顾照镜子,走错路,被陈也的挖掘机撞倒在水泥堆里,两人因此开启了“吃土式偶遇”。
(摔得那叫一个结实。。)
上班第一天,跟顾客吵起来,最后卖出去两只左脚的鞋。
看起来两人都「肤浅」得狠,一个只想找漂亮老婆,另一个只顾着漂亮。
忍不住想吐槽一句「小市民啊小市民」。
可是,他俩的小市民特质中,又好像有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单纯和无畏。
陈也曾经被安排相亲,对方姑娘人长得也不错,但一见面聊的都是工资、奖金、房子。。。
他本能地感觉相亲对象「太现实」了。
虽然生活不易,但紧紧盯一餐一房,也太局促。
反过来看,陈也喜欢「漂亮」,倒显出一种浪漫来。
他追李招娣,从来不遮掩。
非常实诚地说自己喜欢对方的「好看」;
招娣喜欢一双皮鞋,他就偷摸摸买来送给她;
提醒招娣上车注意刹车,防范小偷;
当有人欺负招娣时,立马不要命地起身相博;
絮絮叨叨,意气用事,可每一个细节里都是真挚的爱护。
当招娣爸因为陈也穷,不同意他俩交往时,他果断放手,大大方方吃一顿散伙饭,不抱怨,不纠缠。
而李招娣呢,是公认的漂亮姑娘,周围人从小到大灌输她该嫁个有钱的「好人家」。
她偏不,她想要爱情。
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个好老婆。
她喜欢陈也的幽默和体贴,两人在一起恩爱,对物质方面也不那么在乎。
陈也没钱,请不了大饭店。
她安慰说「小馆子味道更好啊」;
生日那天,陈也用老婆饼当蛋糕,她也开心地吹蜡烛;
陈也彩礼钱不够了,她主动帮忙凑;
就算用澡堂废弃的屋子当新房,她抱怨了几句之后,也愿意了;
挖掘机当婚车,也开心地不得了哇。
相比而言,自己的妹妹则更为实际,非大款不嫁。
在那个年代,女人的工作机会比现在还要少,放弃了一些经济条件的要求,她或许是单纯的,但某种意义上也是勇敢的。
演员姜妍,将李招娣的美丽天真还有点小迷糊的属性,演绎地恰到好处。
说实话,香玉对这个演员之前唯一一点印象,就是在综艺节目《花样姐姐》里面,被宋丹丹强行跟 Henry 拉过 CP。
无奈这妹子当时一头短发,人设太攻了啊,拉 CP 不成功。
但生活里的她,简直是完美人妻的设定,知乎上有个问题就是「如何评价姜妍的厨艺?」
不仅厨艺了得,身材更是让人血脉贲张。
当然,这部剧还有很多成功的配角。
比如经常饰演「上海男人」的老戏骨姚安濂,将一个市井又智慧的单亲老爸演绎地十分可爱。
不过这部剧的缺点也有,就是年代感还是不够。
90 年代的一个小姑娘就敢上街穿齐 P 小短裙,香玉还是保持怀疑的。
以及女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宁,普通话前后鼻音这么标准,有点欺负人啊。
总体来看,这部剧讲爱情,但讲的更多的是,生活。
每个时代的人都要面对的,丧病嫁娶人生大事。
姚安濂饰演的单亲爸爸,嫁女儿的两场戏,尤戳人心。
他对陈也这个未来女婿,并不满意,但知道女儿心意已决,也只好成全。
作为一个裁缝,他早已偷偷按照陈也的身材,订做了新郎西装;
并拿出了准备五年的旗袍,给女儿做嫁衣。
从招娣18岁那年,他就开始制作这件新娘旗袍,今天改改这里,明天改改那里,整整做了五年,直到女儿出嫁。
如果女儿还不嫁,那么这件旗袍就会一直改下去。
因为在父亲心里,送给女儿的这件嫁衣,一定要最合身的,最完美的。
顾完大女儿,还要操心小女儿。
在给小女儿的“嫁女信”中,他写道,这么多年,小女儿的懂事为他分担了很多,有时把这种懂事当成了理所应当,而忽略了她的感受,但一定记住,爸爸的爱,看上去不同,可分量却是一样的。
是的,也许父母在对待不同的孩子身上,付出的时间是不同的,但爱的分量,不会厚此薄彼。
这部剧在情感的传递上,直抵人心。
因为轰轰烈烈固然精彩,但平平淡淡才是生活。
90年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怀念时代,终归怀念的还是人。
怀念人,终归怀念的还是那份感情。
那个时代的质朴而流长的感情。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今年这届金球奖,堪称史上最「黑」
▷9.5,这么高级的国产节目没人看可惜了
▷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大烂片,但都忍不住爱它
▷高潮戏只用了30秒,心却揪了2小时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