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酝酿十年纪录片,首度揭露「中国式父母」
点击关注电影派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电影派 Vol.589
今天,派爷被一部纪录片深深震撼。
它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类纪录片。
不同于以往我们经常听到的「中国式教育」。
这次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是认真的。
经过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
真正将「中国式父母」搬出——
《镜子》
这部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
而央视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制作,用心至极。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无奈地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
刚开始,派爷以为是类似于「杨永信式迫害」的纪录片。
借此剖析父母愚昧的支持。
但显然,我把央视看低了。
被带去「改造」的三个孩子分别是——
家明,16岁,高一学生。
整天上网,辍学在家一个多月。
理想是做一名背包客和流浪歌手。
张钊,18岁,高三学生。
因为早恋和网瘾辍学在家四个月。
把父母赶出家门,自己和女朋友住在家里。
泽清,14岁,初二学生。
上网下军旗,辍学在家两个月。
有暴力倾向,多次打妈妈,甚至管她叫「贱人」。
除了泽清听闻有央视跟拍,认为有「存在感」而甘愿接受改造。
其余两人,都是被强迫押往学校的。
可以预想孩子的打闹叫骂,父母的痛哭流泪充斥整个押送过程。
看过《变形记》的婊婊一定懂。
然而这部纪录片给人的感受是非常真实的。
央视没有将重点放于孩子的叛逆上。
更多的心思落实于对孩子心理变化的探讨。
不只是三个主人公,还有更多被送往特殊学校的孩子。
他们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找问题的根源。
让爷最惊喜的是,它以双线展开。
一边聆听孩子的心声,一边与其父母对话。
道出一个个赤裸裸的「中国式父母」的现象。
无论如何我觉得该片值得中国家长们看一看。
它对于孩子教育的启示很深刻——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影片中,学校给家长们设置了家长课堂。
心理讲师的第一番话就震惊到我了。
律师是需要拿证的,心理师也要拿证,做父母是不用拿证的,我们就这么做了。
问题是,就这么做了。
这是我们一生做得最长的一个角色,反而我们没有去学习。
包括做老公、老婆,也不学习就这么做了。
一针见血,不能再赞同。
很多人还是像孩子一样。
根本不配做妻子、丈夫,甚至是父母。
就像泽清说的——
家长课堂比我们学生课堂更重要,要待81天的是他们,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
泽清的爸妈都是大学毕业,社会的骨干人员。
按说泽清的家庭状况不错。
但是他的父母关系并不算和睦。
丈夫抱怨妻子下班后不尽贤妻良母之职。
妻子抱怨丈夫找来的不是村姑,没必要顺从。
人无完人,大家都是互相的。
然而,这句话却彻底暴露了夫妻关系的僵持。
他们不是互相地包容理解,改善现状。
而是你争我斗,互相赌气让现状越发糟糕。
爸爸使用暴力,妈妈扯着刺耳的嗓门。
紧揪着鸡毛蒜皮的事儿吵,谁也不放过。
讲到最后,她一定都说自己对。
最可笑的是,作为妈妈把脾气发泄于家庭。
泽清希望妈妈煮饭给自己吃。
妈妈以心情不好推托,无心照顾变得理所应当。
就是这样不良的父母关系导致孩子失去「存在感」。
虽然孩子偶尔也能感觉到父母爱的部分。
但更多时候是在不停呼唤,找办法吸引注意。
而这种办法可能是暴力、上网、辍学等等。
好比打父母两拳,他们会有点感觉。
但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孩子捅上一刀时,他们才感觉到疼。
但可悲的是,绝大多数父母会喊冤:
孩子为什么要捅自己一刀?!
派爷总结四个字:自作自受。
然而,更多的家长在这种状况下。
无意沟通,甚至无赖地要求孩子学会独立。
张钊,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下。
父母终日忙于工作,对孩子缺乏照顾,甚少交流。
在孩子的世界里——
父母在一起除了吵架还是吵架。
父母和自己在一起,除了看电视还是看电视。
他只好把心思寄托于女友,寻求情感满足。
但他的父母却以早恋一棍打死。
不少家长肯定也有遇到孩子叛逆的时候。
打骂着要他们自己学会长大,照顾自己。
父母也是人,大家都要讲公平(道理)。
潜台词是:我养你很累,你TM还不长大?
我相信一定有父母说过这样的话。
滚TM的懂事孝顺,滚TM的公平!
你情绪不好不做饭,那是公平?
你和妻子、丈夫各不相让,那是公平?
你有想过自己是在和一个小孩谈公平吗?
这本来就不公平吧!这是道德绑架啊!
竟然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是哪来的脸皮要求孩子孝顺?
不过让我爆笑的是,当张钊跟爸爸说理,不该处处忍着妻子。
他爸爸回了一句——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的地方。
哈哈哈哈!!听着好像没毛病。
可你特么让孩子要怎么破?
我谈理,你谈情;我谈情,你谈理。
做人很难,真的很难。
做个小孩更难!
摊手。。。
派爷只有一句话——
孩子固然要学会独立,懂得孝顺。
但那绝对不是父母推卸责任的理由!
那好,有些孩子就讲独立。
家明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关系也很好。
但偏偏这样的家庭极易出现控制欲强的家长。
把孩子捧成掌上明珠,一切事务均父母做主。
孩子没有一点自主权。
他想养宠物,父母不让;他想当背包客,父母不让。
就连骑车跑远了一点点,也被父母催促叫回。
不问他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一门心思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
孩子要过得比自己好。
其实这是残忍地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
派爷管它叫:死不悔改的瞎操心。
在家长课堂上,家明的爸爸振振有词——
孩子要去流浪你同意吗?
孩子不上学,我是不是就能放任自如?
如果这一步软弱,我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只要不错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哪怕一线希望,我也要百分百努力。
父母如此尽责确实不易。
但问题是,你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看吗?
看似是给了他信任和自由,然而屡次反悔。
嘴上总说着等考完试,你想干嘛就干嘛。
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干嘛。
说好的让他自己出行,最后却变成父母随行。
方方面面照顾好了,永远说他是自己眼皮底下长不大的小孩。
父母何曾真正地放手?
多少人把满满的爱变成满满的伤害?
把爱看成控制,本就是扭曲的认知。
把孩子物化为私有品,更是父母的自私!
我觉得心理讲师的一句话真是说到心坎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偷换概念!
多少孩子「死」在这句话上?
人生只有一条路吗?
很多父母揪着孩子从小开始互相比较。
孩子不愿上学,觉得学校压抑而痛苦。
父母不是究其原因,反而说——
那学校好几千人都受得了,为什么你受不了?!
狗屁,我建议他们看看纪录片《高考》。
一定有彻头彻尾的感受。
我必成功,谁与争锋!
简直是爆炸循环式洗脑!
爷不是有意批判学校不对。
口号可以有,可是天天被这样灌,人会吐的。
到底什么叫成功?
xa0既然身在社会,为什么还没看透?
改造学校里,有一个女孩让人心生怜惜。
12岁,读六年级,眼神空洞。
大人都说,以前的生活过得苦。
那我怎么感觉,我们现在过得更苦。
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不想像机器一样被控制。
然而有些家长真是绝了,像这个男孩说的——
上学什么都好说,不上学什么都没有。
为了让你去上学,可以让你一无所有。
做到这份上,无论任何手段。
这已经不是控制了,其实是囚禁。
当然,不乏有些孩子真的愿意被洗脑。
一种是家人很成功,内心深受这种社会价值观影响。
一种是家里并不富裕,父母灌输着上名校后才能赚钱的想法。
但往往对这种价值观根深蒂固,就越容易出问题。
他们希望做出一点成就感,但现实是能力不够。
当达不到预期,他们就会自暴自弃。
其实,派爷觉得孩子很苦。
哪个孩子都不愿意过一辈子别人的生活。
或许有人觉得放任自如就是纵容。
作为父母,你们真的能全放手?
派爷只希望父母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
他们是独立的人,有思想,有爱好也有自己的理想。
对于这部纪录片,真实无疑是它最大的特点。
但我最喜欢的是结尾处给人的震撼感。
三个家庭经历长达三个多月培训后,确实有了点改变。
张钊决定复读,家明终于被允许独自旅行,泽清的爸妈改善了家庭生活。
然而在爷看来,他们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相互对立。
如张钊说的:
一个人(父母)的脾气,四十多年,说改就改啊?
爷想到武志红先生的《巨婴国》,书中提到——
一个理想的家庭结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夫妻关系是定海神针。即夫妻关系要重于亲子关系。
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不幸福的家庭。
父母不改变,问题终究存在。
纪录片的名字取得很好,叫《镜子》。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
物质条件上去了,然而精神构建却滞后了。
很现实,很赤裸。
可以说年轻一代的孩子很多早已失去童心。
因为社会推着他们从胚胎时就开始竞争。
但他们不是永远白纸一片。
总有意识的一天。
那一天,正是所有「中国式父母」反思的时候。
同时也是教育界反思的时候。
我们中国欠缺对爱的认知的教育!
当然,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
作为孩子,我们无权一味地抱怨他们。
要学会理解父母,客观地认识父母。
每个人成长最主要基于自己。
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这样子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派爷仅此希望这部纪录片会给更多人启发。
不睡等撩么
|xa0往期精彩xa0|xa0好剧xa0|xa0好片xa0|xa0好不做作xa0|
一个zan=孩子是家庭的镜子。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调戏派爷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