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8部“一老一少”的电影,看完不准哭
多年前,阿宽看《美丽人生》这部片子哭成了狗,爸爸对儿子如山的父爱感天动地,至今想起心里仍然酸涩。
除了父爱母爱外,其实银幕上有很多祖孙情题材的作品也相当催泪,今天阿宽为你精选了其中8部。希望这种不动声色的爱,能让你因为高温燥热的心平静下来。
准备好纸巾!
1.《我们天上见》 2009 豆瓣:8.6分
获奖:第14届釜山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
作为蒋雯丽导演的处女座,也是老演员朱旭的封山之作。影片以蒋雯丽小时候经历为蓝本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双亲不在身边的女孩小兰与姥爷之间的深沉情感从头到尾都透着细腻与感人。
隔代的亲情最为刻骨铭心,这种潜移默化的爱,贯穿着下一代的一生。这样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会善良,会富有人性,会一直思念着那位已经去了天上的老人。
2.《爱.回家》 2002 豆瓣:9.0分
该片讲述了城里长大的小外孙到乡下的外婆家住,从开始瞧不起又穷又哑的外婆,到逐渐与外婆产生浓厚感情的亲情故事。
导演李延香根据对自己外婆的回忆拍摄的,是一个外孙女送给外婆的礼物。演员几乎都是业余演员:扮演外婆的金艺芬没有任何演出经验。小外孙相宇是由只出演过韩国电视剧《刺鱼》俞承豪扮演,表演经验也不丰富。
3.《我们俩》 2005 豆瓣:8.6分
获奖: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住竟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
老太太和女孩的相处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件典型意义上的互相关爱的事情,她们的生活总是将争执和宽容交织在一起 ,当然开始矛盾多一些,后来温情多一些。
这样更贴近生活。其实大部分人在生活中对于情感的表达都是颇为吝啬的,真正的感情并非来自什么典型事例,而是生活中每一点一滴的磕磕碰碰,还有温情。
4.《天堂回信》 1994 豆瓣:9.1分
获奖: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青少年儿童影视中心奖
爷孙之间质朴的羁绊,成为了《天堂回信》最为动人的情愫,那乍看平淡的日常,导演却于此中巧妙的缔结出一份难能可贵的温馨,而随着剧情的推进从国外回来的妈妈,其既成为了电影剧情营造矛盾的张力,也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以深刻的着点。
当最后面对爷爷的过世,亲情的酝酿也在这一刻得以了真挚的共鸣,令人仿若在电影中找到了自已的影子,而我也更愿意相信以作别人世的爷爷,会收到那晨晨封挂在风筝上的生日卡。
5.《季春奶奶》 2016 豆瓣:8.6分
获奖: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亚洲未来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
讲述了一个从小失踪十二年的孙女再次和奶奶相遇的故事,饰演季春奶奶的韩国老戏骨尹汝贞贯穿整部电影的表演,她常让人错觉这位倔强的老太太就是自己的奶奶。
季春奶奶虽然让人哭,但却心里满是暖暖的,那些片中无条件对自己好、相信自己的行动实在太写实,这部影片让每一个人脑中都浮现出属于自己的亲情瞬间。
6.《孙子从美国来》 2012 豆瓣:8.3分
获奖: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给孙子用改良版的肉夹馍做汉堡包;称布鲁克斯为布斯;怕孙子掉井里,特意在井盖上放了一块布斯搬不动的石头。
影片可以蕴含极其强大的人文精神,但拍起来还是非常有压力,因为在情感的处理上,回避便成鸡肋,而稍微一用力便容易煽情过度,但是该片却恰到好处击中在狭窄的缝隙上,全篇泪点与笑点设置的非常精准。
7.《亲爱的奶奶》 2012 豆瓣:8.0分
获奖:第50届台北金马影展 金马奖
看片名会误以为又是一次温情无限的纯净疗养,却意外的看到了痛失父爱的单亲家庭所承受的悲苦。被骗钱财的奶奶,含辛茹苦的儿媳,感恩戴德的孙儿。
孙子为奶奶洗背的桥段无与伦比温馨到极致,骑着摩托带着奶奶,一起讨论外星人的对话更是让人羡慕无比。在奶奶过世后,没有刻意的表达悲伤,只是更多对奶奶的肯定和思念,让人感觉那么自然而然温馨美好。
8.《夜莺》 2013 豆瓣:6.4分
获奖:第21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最佳影片奖
《夜莺》虽然上映后票房惨淡,口碑也不佳,但是单从祖孙情感方面来看,还是挺感人的一部影片。
爷爷养了十八年的画眉,终于在他回乡之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小孙女偷梁换柱,给到了画眉新生,也为了后来的夜莺驯养,设下了前提,其实不是鸟的延续的事,是亲情的延续,感人至深。
这八部电影故事很平淡,不过每一部都能暖人心胃。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