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里没有爱情,但有神话
发布时间:2022-06-22 00:05
有人说,上海是爱情故事天然的背景板。但是背景板多是稀里糊涂的,淅沥梭罗的,牵丝攀藤的,好像黄梅天的夜里,滴滴答答,氤氲,潮湿,并且闷骚,偶尔明骚。上海也是一个神话。不是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也不是奥丁和贝奥武夫,而是从海上漂来的神话,好像海明威的冰山。这只神话已经讲了一百多年,现在传承到了棺材板里的“法租界”(不明白为啥有人欢喜老早死掉的法租界),娘娘腔的“巨富长”,也许还有垫了鼻头下巴的网红挤闹猛的武康大楼。可惜已经不见了西宫的沧桑,东宫的生猛,脚踏车大军跟铝皮饭盒子的威武雄壮,我更欢喜这样的神话。上海的神话是留给外来客的。不是从大江南北而来的,就是从苏伊士运河以西,巴拿马运河以东而来的。再往前数数,上海本身也是外来客造起来的,好像巴比伦塔造到一半,就分成了本地话、苏北腔、北方话,还有英文法文斯拉夫语……
《爱情神话》没有爱情,但是有神话,还有文学。文学不是罗曼·罗兰,不是一句话分成三行来讲,而是你要从万花筒一样的故事里,看到人心里的亭子间——藏在楼梯下,窝在灰尘里,藏了你的胆怯,你的欲望,你的瞎三话四,还有春梦跟噩梦。索菲亚·罗兰的风情故事虽假,但从某种程度来看又是真的,因为,这是文学。文学就是从假里生出如假包换的真。这是腔调。看到几个女人围了老白吃他做的菜,还有老白带了混血小姑娘放学,我就想起了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有的菜色,大概闭上眼睛吃,才有好味道。最后,上海话是个加分项,但是有人讲的实在洋泾浜,不如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