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海报引发热议:难道辛苦工作的人就不配拥有笑容?
电影《逆行人生》自上映以来,票房表现并不如预期,截至8月16日,上映8天票房仅2.58亿。对于徐峥这样拥有多部高票房作品的导演来说,这样的成绩显然不够理想。
回顾徐峥的电影履历,从《泰囧》打破票房纪录,到“囧系列”一再刷新成绩,徐峥的作品曾是观众心中的票房保障。然而,这个暑期档《逆行人生》却意外失利,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讨。其中最具争议的便是影片在上映前就已引发的舆论风波。
争议源头:一条评论和一张海报
《逆行人生》引发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条评论和一张海报。
首先,关于“不会花钱去看富人演穷人”的评论引发了热议。这样的评论看似简单直接,但却并不合理。毕竟,电影本质上是表演艺术,演员的工作就是去演绎各种不同的角色。绝大多数电影的角色设定都与演员本人的生活状态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并不妨碍影片的真实性与观众的代入感。因此,这样的评论显然是基于片面的认知,缺乏逻辑支撑。
然而,真正引发广泛讨论的,是电影发布的一张海报。在这张海报中,徐峥、贾冰等饰演的外卖员们面带笑容,背景中还有一些低头忙碌的外卖员。部分网友因此得出结论:真正辛苦干活的人笑不出来。这一看法迅速传播,进一步激化了观众对影片的质疑。
笑容与辛苦不该对立
事实上,这样的结论既不符合逻辑,也忽视了人性的多面性。人类是具有乐观天性的生物,无论在何种困境中,都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式。特别是在艰难的生活中,笑容往往成为了许多人应对压力的“武器”。对于许多辛苦工作的人来说,微笑不仅仅是面对生活的态度,更是他们坚强生存的一部分。
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份职业,无论是外卖员、白领,还是农民、工人,都有面对生活的权利与笑容的权利。辛苦不应该与快乐对立,更不应该被用来剥夺某一群体拥有笑容的资格。
事实上,在这张海报中,背景里的一些外卖员也在笑。这些细节本应说明,笑容并非因为职业而消失,而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权利。不论是下班后的一个玩笑,还是与朋友聚会时的畅谈,辛苦之余的笑容是生活中最宝贵的慰藉。
符号背后的社会现实
外卖员作为一个职业符号,的确代表着一群为生活拼搏的普通人。他们的辛苦不可否认,但这个社会中又有多少工作是不辛苦的呢?农民在烈日下耕作,白领在高压下加班,流水线工人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的劳动,这些辛苦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电影试图通过外卖员这一职业,展现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挣扎与希望。而这种希望中,笑容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否认这些笑容,实际上是对辛勤工作的人的一种偏见与误解。
《逆行人生》的争议背后,不仅仅是对影片的讨论,更是对社会中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尊重。无论处于哪个阶层,面对多大的压力,笑容永远是人类最自然的表达。希望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能够理解这些笑容背后的人生故事,体会影片真正想传达的积极力量。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