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园林如何解锁暑期档国风美学?——从《白蛇:浮生》到《落凡尘》
2024年暑期档,传统文化元素在大银幕上再度闪耀。无论是中医、武术、京剧,还是星宿非遗,这些国潮元素融入了电影创作,成为引发观众共鸣的重要部分。《白蛇:浮生》和《落凡尘》等影片在表现中华文化的同时,以“中式园林”的美学元素,重新定义了暑期档的视觉体验。
本期《今日影评》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贾玺增,与我们一同从“中式园林”视角解读暑期档电影中的“中式美学”。
国风美学在暑期档中的回归
2024年暑期档的多部电影采用了中国非遗元素来讲述传统故事,以独特的中式美学引人入胜。从许仙白娘子站在断桥上的远山湖面,到影片中以传统竹伞为核心道具呈现出的轻盈灵动,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美感。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多部影片中融入了“江南园林”的美学元素。《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在中式庭院中展开,《落凡尘》中亭台楼阁、飞檐斗拱的建筑细节,则完美展现了传统建筑的灵韵,这一切都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
从中式园林视角解构“中式美学”
中式园林如同一把打开东方美学世界的钥匙,透过这一视角,观众可以欣赏到中式美学的精髓。苏式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展现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这一元素在2024年暑期档电影中频繁出现。
首先,苏式园林的构图中山水石桥交织,如诗如画的意境在《白蛇:浮生》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深蓝湖面映衬远山,近处小舟悠然,一派典雅的东方韵味。
其次,苏式园林注重虚实相生的立体感,与传统中国画的留白相呼应。无论是《伞少女》中的画面,还是倪瓒的山水画,都能看到共同的元素:小桥流水、茅草屋与点缀其中的树木,尽管取景方式不同,但传递出的意境是一致的。
再次,通过借景手法,将远景引入近景,形成“所见皆是景,人在景中游”的画面感。《白蛇:浮生》系列海报便运用了这一手法,圆形、方形和花瓣形构图将远景与近景自然融合,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大众审美与中式美学的融合
从传统“中式”到如今的“新中式”,美学潮流的演变中蕴含着大众审美的变化。传统中式美学中强调的留白,在现代影视作品中逐渐被更饱满、更充实的构图取代。信息时代的高度发展,使得观众对于画面的冲击感需求提升,“新中式”美学应运而生。
尽管表现手法有所不同,但无论是传统的“中式”还是现代的“新中式”,都保留了传统美学的基本特征。在《落凡尘》《伞少女》《白蛇:浮生》等影片中,观众既能感受到古典美学的细腻含蓄,也能体验到充满视觉冲击的现代风格。
2024年暑期档的中式美学不仅让观众惊艳,还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观影体验。电影中暗藏的文化“彩蛋”更令不少观众直呼“血脉觉醒”。这种将东方美学融入电影叙事的方式,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无形中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