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侦探》民国双男主柯南,不好使了?
如何让著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发生在中文语境下?近日在爱奇艺播出的《民国大侦探》以一个有关时代、人性和仇恨的故事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该剧改编自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大侦探波洛》系列,选择了包括“东方快车谋杀案”在内的八个经典案例进行串联改编,是波洛这位名气不低于福尔摩斯的世界名侦探,在中国影视作品里的首次亮相。在《民国大侦探》中,波洛成为由胡一天饰演的司徒颜,在保留其缜密的思维、重度洁癖等特质的同时,还加入了“警犬”搭档骆少川(张云龙饰)、资料百晓通金启明(宣言饰)以及侠气女教师周墨婉等人物,与司徒颜一起组成走到哪哪里就有命案、堪比柯南的“民国探案小队”。在此之前,胡一天、张云龙两位主演已搭档过一部同类型剧《民国奇探》,且效果不错。
此番在知名IP的护航下再次以双男主+探案模式回归,《民国大侦探》究竟能否复制往日荣光?原作的背景设定在一战时期的欧洲,比利时侦探波洛因战乱之苦前往英国避难,此后一直客居。为了让波洛在中国的落地更稳、更接地气,《民国大侦探》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时期,此时动荡的时局、错综复杂的势力以及形同虚设的法律,为“中国波洛”司徒颜的大显身手提供了条件。显然,在本土化改编上,《民国大侦探》拿出了应有的诚意,与某些“拿来主义”式改编相比,剧中出现的豆汁、焦圈等特色美食,操着一口东北话的西餐主厨以及“新世界吃个饱,荟芳里睡个倒”等交代背景的顺口溜,都在不断强调着《民国大侦探》的中国烙印。而剧中女子学校、教堂、庄园等难以抹去的西方印记,则被民国时期哈尔滨的独特历史经历中和。纵然有些剧中建筑或人物的行为略显西化,也能被解读为当时民众受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不能否认,《民国大侦探》的改编并非一味复制照搬原作,相反,每个案件在线索收束后,落点都放在了能引起国内观众共鸣的本土化议题上。不论是首案对时代、家族的映射,还是“首富庄园案”中对亲情关系的探讨,《民国大侦探》都尝试在为观众呈现精彩推理的同时,涉及更中国式的精神内核。不过,作为享誉世界的推理女王,阿加莎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早已享有盛誉,仅“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案就曾有过五版演绎。
《民国大侦探》将该案选为开篇案件,的确在知名度上有一举点题的效果,但同时,“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广为人知也是《民国大侦探》的枷锁。正如剧中司徒颜所说,探案的过程就像拼图,观众跟着侦探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真相的拼图,然后用缜密的推理将拼图还原,其中层层解谜的过程,就是阿加莎等本格派推理小说家抓住读者的看家法宝。然而,已经过几番改编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对观众来说过于熟悉,就好像已经将所有拼图碎片直接摆在面前,此时,观众期待看到的,是司徒颜能否给出与以往不同的拼法。显然,剧方也十分清楚此处需要给观众带来新的刺激,但受制于阿加莎原作的知名度,他们并未选择在拼图方法上另辟蹊径大胆改编,而是在人物背景上做延伸处理,期望能通过这个案件中无恶不作却因外籍身份受到保护的受害人背景、车厢乘客的杀人动机等因素,来以小见大整个社会时局的动荡。构想是好的,只是精彩的推理过程才是吸引观众进行深层探索的动力,而主角团中规中矩的推理过程和毫不意外的谜底,给观众形成了一种“剧本杀”式的波澜不惊之感,让这本该为全剧定调的第一案显得有些哑火。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