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过度营销?贾玲减重100斤背后有人玩不起了
近日,《热辣滚烫》引发了一股批判的浪潮,有人认为该片过度营销贾玲减重100斤,甚至觉得已经触及了无底线的程度。
人性使然,我个人认为,如果贾玲减重100斤后不炫耀一番,反而显得不正常。就我个人而言,大约十年前,我也曾成功减重40多斤,并且练出了一身肌肉,于是不由自主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这实在是人性使然。换成任何人,大概率也会如此,因此根本无可指责。
至于贾玲减重100斤是否成为《热辣滚烫》营销的噱头,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因为这已经是既成事实。无论贾玲是否有意为之,各路媒体都会大肆报道,既然事已至此,那么《热辣滚烫》为什么不能以此为卖点进行宣传呢?
况且,一名演员为了塑造角色,先增重40斤,再减重100斤,难道不值得称道吗?这至少说明贾玲足够敬业,单是为了拍戏而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而很多演员至今还做不到这一点。当然了,总会有人不屑一顾,讽刺贾玲减重是为了赚钱。不可否认,《热辣滚烫》的确卖座,但这种论调是建立在已知的结果之上。
要知道,贾玲以前是依靠胖胖的搞笑女形象立足于娱乐圈的。如果《热辣滚烫》失败了,她的人设也将一去不复返,无异于断送了自己的演艺生涯。换句话说,贾玲减重100斤能否赚钱并非必然,也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退一步来说,谁拍电影不想赚钱,又何错之有呢?
有人玩不起了。其实,每一部影视作品都会有宣传,比如另一部贺岁片主打某位女演员的演技。只不过,吹捧演技的文案已经老掉牙,而且娱乐圈里人人自诩为老师,效果必然会打折扣。尤其碰到了《热辣滚烫》,相较于减重100斤成功塑造角色的贾玲,在宣传上显得一败涂地,自然会遭到阴阳怪气。
假如要纠结何为营销的底线,那么答案只能是营销的内容要实打实,没有一丁点儿虚假。此时再去比较贾玲和某位女演员,究竟是减重100斤还是演技精湛,答案显而易见。贾玲减重100斤是既成事实,而某位女演员演技精湛则只是一部分人的主观认知,这就是高低立见的问题。
所以,如果判定《热辣滚烫》的营销无底线,那么从此以后其他影视作品也就没有资格宣传了,因为根本做不到实打实的内容。实话告诉大家,批评《热辣滚烫》剧本平庸、单薄尚在情理之中,但如果拿营销说事,那纯属无中生有。既然内容实在,凭什么不允许大声说出来呢?
总而言之,我敢断言,假如《热辣滚烫》没有在春节档上映,网友们一定会在各大平台上频繁看到某位女演员演技的视频,其营销力度也不会比贾玲减重100斤差。天下乌鸦一般黑,但是我宁愿接受实打实的宣传。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