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野蛮人入侵》背后的创作与思考
近日上映的电影《野蛮人入侵》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中表现平平,导演陈翠梅的名字也在观众中相对陌生。然而,陈翠梅在过去的创作中始终以一种思考者的身份,通过电影表达她对世界的独特观察与质疑。以下是陈翠梅导演的自述,彰显了她对生活、电影和创作的独特见解。
从2004年开始,陈翠梅就一直通过电影来思考和表达。她对世界的种种问题和对传统规则的不满,促使她不断提出问题、打破常规,成为一种对生活持有质疑态度的“野蛮人”。她的电影作品就是她对“我是谁”的思考成果的一部分。
她回顾了自己最新电影创作的过程。最初,她构想了一个关于女孩与聊天机器人的科幻小品,但在与朋友的对话中,她不经意地提到了另一位导演要拍摄一部间谍片,并请她担任女主角。这种“戏如人生”的情节激发了她的兴趣,成为新电影构思的基础。
她强调了在创作剧本时的实地采风,她会亲自前往故事发生地,观察当地的人事物,以便将细节写入剧本,使故事更加丰富和完整。不过这次的经历与以往不同,她需要带着自己的孩子,这引发了她关于角色为母亲的设定,以及与之相关的思考。
陈翠梅在讲述自己如何将生活经验融入角色和情节时,强调了对问题的追问。电影中角色对于“我是谁”的追问,实际上是她对生活的自我反思。她通过角色的经历和困惑,表达了她对于身份、记忆、人际关系等问题的思考。
电影《野蛮人入侵》在陈翠梅导演的创作中是一次新的尝试,她将自己的思考、困惑和经历融入角色和情节,以此达到思想的表达和自我探索。她坦言自己并不追求商业成功,更看重创作的自由与乐趣。通过电影,她试图挑战传统、解构常规,一直追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