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 一定要讲清楚历史背景,要有趣味性细节
尔冬升导演接触这个项目之前,对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还不是很了解。开始筹备时,已经有几位编剧写了一稿原创剧本。在剧本创作期间,尔冬升把能找到有关的文字资料,影视作品,比如《国家孩子》(2019)《静静的艾敏河》(2000)等都看完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
,“三千孤儿”其实只是一个名词,其背后的数字更多,可能有接近3万至5万人。“在整个过程里面要很贪婪的去收集资料,看到什么东西,就要把它配到原来的剧本里面”。尔冬升说,直到整个戏杀青前,剧本都在不断地微调,没有定过稿。导演还请教了当地牧民、民族专家、历史顾问,深入了解民俗与历史,在电影中还原诸多细节。在内蒙古,所有收养孩子的人,他们从来不叫他们“孤儿”,这一点给导演留下很深的印象。导演也走访了几位当年被收养的孤儿,“其实他们的年龄跟我和陈宝国老师差不多,当年被收养的时候只有三四岁,对于那时候的记忆也都是片段式的”,这也给了导演创作上一个灵感,在表现主人公回忆小的时候,画面有点虚焦的感觉。在筹备阶段,导演问了剧组工作人员,其实很多人都对“三千孤儿入内蒙”的这段历史不太了解。尔冬
升导演觉得,这部戏要面向年轻观众,一定要把故事的历史背景讲清楚,还要有一些趣味性的细节。片中的小女孩杜思珩被马苏饰演的草原妈妈收养之后,因为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在吃奶豆腐的时候吐掉了。这些细节都是导演当时搜集资料时听到的,“就像现在很多城里人不习惯喝牛奶一样”。类似的细节还有影片中阿云嘎饰演的父亲回到草原之后带回的煮鸡蛋,草原人吃不惯一样。因为草原上没有养鸡,牧民经常转草场,鸡不好带走,并且草原上还经常出现老鹰这样的天敌,所以草原人吃不惯鸡蛋。“我们把一些有趣的细节放在故事里面,增加这部戏的生活质感。”“不像之前拍摄《门徒》那种戏都是计算好的很紧密的剧本,拍摄过程中就没有太多变化,这部戏的弹性就很大,我尽量想到什么或看到什么就去拍”,但在剪片过程中,导演尔冬升比较头疼,因为素材量会比较大。尔冬升2015年执导的《我是路人甲》拍完之后素材量也是惊人,最后剪到4个多钟头,不知道这部戏怎么剪了,后来他先剪成11集放在视频平台播放,之后再剪院线上映版本的时候就洒脱了很多,“完整版已经有了,剪辑的时候心里就不会觉得可惜,直接按照一部电影的节奏来”。在《海的尽头是草原》的后期剪辑过程中,尔冬升也是尽量保持冷静,当他有疑惑的时候,他会找一些信任的监制,比如黄建新导演来看,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再做调整。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