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破2、豆瓣破8,《装台》让人怀念起都市平民剧的黄金时代
从11月29日在央视1套黄金档开播以来,《装台》的收视热度就持续上扬。播出第4天,《装台》的酷云实时收视就跃上2%的台阶,并一直保持高位。豆瓣8.4的开分则证明了,口味挑剔的年轻观众和“迷影”群体,对这部剧也有很高接受度。
如果论制作的精良度、表演的精妙性,以及角色喷薄的生命力,《装台》取得如这样的成绩顺理成章。但在如今都市剧创作不欢迎“大龄男女”和“穷人”的大风气下,在普遍认定观众偏爱“慕富”而非“悲悯”的市场导向下,《装台》的突出重围又意义非凡。
它让不少人又找回了看都市剧时,那种油然而生的生活认同感,那种对世俗人生的片刻顿悟。
对很多剧迷来说,上一次获得类似观剧体验,还要回到本世纪初《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浪漫的事》等一批抖擞平民姿态、张扬日常美学的都市剧涌现的时候。
在如今快速流变分化的都市生活中,普通人对自身生活的意义和世俗平等精神,越来越需要确认。《装台》的出现恰逢其时。
平民登场:为人做嫁的“装台人”成了主角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装台”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行当。
作为现代舞台表演的“水电煤”,装台人架起的台、装上的灯光、搭出的景,我们或是身临其境或是通过大小荧屏,总看过不少。但每当台上开始歌舞升腾、剧情迭起时,装台人就已经功成身退,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舞台上的“角儿”。
不过,就像顺子的口头禅“其实这人呀,就是你给我装台,我给你装台”所言,为人装台,也是一种人生表演。
而在人生的舞台上,这群负重而行、活得敞亮的装台人,就成了主角。《装台》的故事,就围绕着一群跟着秦腔团讨生活的装台人展开。
西京城里人刁顺子是队伍的“主心骨”。人到中年的他装台多年,不仅对手头的活计了如指掌,还通达台上、台下的人情世故,有着爽朗周正的脾性态度。他热爱自己这份跟艺术有关的工作,并且靠着为人包容、按劳分配的一贯作风,聚拢了一帮农民工兄弟跟他一起装灯架台。
这就有了大雀儿(姬他 饰)、猴子(王沛禄 饰)、墩墩(郭文岗 饰)、油饼(邵老五 饰)、麻刀(王庆 饰)、转转(林新猛 饰)、三皮(王一 ﻪ饰)……这一组装台人群像。
这群身处卑微却生命力旺盛的“打工人”们,有着不少共性:他们都为了养家糊口来到城市,都有着揉不烂、压不塌的耐造脾性,在面对尖利现实时,又都有自己与之共处的民间智慧……
但这群人又各不相同,在具备典型性的同时又自成一格。
比如,有家有口的油饼和麻刀,是吃苦耐劳的中生代农民工的代表。但他们不是苦大仇深的木头人,工友闲时相处,他们是逗趣起哄的主力,偶尔懒劲上身,也有贪小躲滑的时候。
再比如,年纪稍轻的转转,他是皮实中带着精明的一类。还没被社会碰到麻筋儿的他,对手中的活计有尊敬,但也向往着世故和老练。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