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老坞民,桃花坞4可能更好?
也许没有老坞民节目会更好。没想到徐志胜在第一次采访中成了预言。看到第四期《桃花坞》,节目的意义几乎都是新坞民带来的,而老坞民却有一种疲惫感。让观众和老坞民一起焦虑。这显然不应该是一个好的综艺节目带来的观后感。第四阶段,单依纯、沈月、王星月、王子奇在晚上突发奇想,一起开车到码头,想寻找「蓝眼泪」。
意气风发,自由自在,是一种年轻的灵魂在招摇,唤醒沉睡的灵魂「我们」。从前,因为工作,因为生活的压力,我们不敢放纵。我们认为早睡早起是正确的生活和休息。我们震惊和批评韩国人「不睡觉」、「冰美式风格在血液中流淌」风格,但殊不知「浪漫」、「生命的气息」事实上,也离我们渐行渐远。
我特别喜欢第四期几个年轻的新坞民一起去寻找「蓝眼泪」场景,让我再次焕发活力,思考,「或者明天去看海」?老坞民的存在肯定有价值,比如引导新坞民发展新业态,提出宝贵意见。尤其是李雪琴,虽然这一季她的状态很差,很难过。
但李雪琴无疑是个聪明人,她向仁科提出了关于仁科的问题「树洞」录音机、准备水、墨镜等建议都很好。但老坞民本身就有一种疲惫感,还让观众怎么能轻松看节目呢?第四季老坞民里,王素龙和李雪琴都表现出了对节目的疲惫感。在招标业态时,李雪琴打电话给王素龙:“哥哥,我们该怎么办?他们都很累,我们摆烂了吗?还是一起卷起来?”
王苏龙回答说:“我们不摆烂,我们努力。”在新坞民全力以赴准备新业态时,王星月精心熬夜做ppt,沈悦和单纯给大家拍照做视频宣传...王素龙临阵临阵地做了一张图纸,纸上写了一些口号。老武民依靠经验优势,敷衍节目活动,如果口才不好,真的没必要继续看他们。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心态错误。前三季都很努力,第四季焦虑,摆烂,与其这样,不如不要参加节目吧?这么多愿意努力工作的内娱艺人,难道一定要有一些不努力,爱传递焦虑的艺人吗?我是观众,我不是粉丝。谁表现好,谁努力,谁敷衍,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桃花坞本身就是一个以社会为宗旨,建设理想社区的节目。如果艺人们一直在玩扑克牌和桌球,那就是让观众看到他们如何休闲娱乐?节目的目的完全偏离了。而社交节目,总是三季固定的团(王鹤棣和王传君),老坞民那么多,那又叫什么社交节目啊?
录到第四季,《桃花坞》新坞民的数量远低于老坞民,节目组不要再叫了,「社交节目」的了吧?现在显然是披着的「社交外衣」做的「熟人鼓励少数派」真人秀生活节目。前两季的内涵已经丧失。最好让老码头人以飞行嘉宾为指导,引导新码头人做“桃花坞”的方向,每季更新10多名新码头人,没有别的「新老」小团体。没有老码头朋友的新码头人不是很孤立吗?参考第三季的周一围。如果第五季的桃花坞还保留着许多老坞民,节目只会越来越糟。
搜视网,中国专业的电视直播节目导航(EPG)网站,提供最新电视直播节目表、卫视直播节目单,最新电视剧分集剧情介绍,演员表以及电影、电视剧、最新电视剧、最火电视剧、综艺视频聚合在线观看。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