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丁果,你就没想过死得值不值?
说实话,我感觉丁果的价值观里就没有值不值这个事儿。按他的道理来说,思考值不值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不思考值不值,他只是去做。那,丁果是谁?他又要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大约就是《妙先生》的主题了。至于丁果为什么要做,则是需要观众去思考的,因为丁果不会思考这个为什么,他只是去做。而妙先生是谁,干啥的,就属于故事背景的衍生话题了。丁果要做的就是收集十二支金色的彼岸花和一把昆仑剑,去找妙先生,兑换奖励,获得世间人心险恶的答案。《大护法》故事开头的时候,丁果和他师傅已经收集了11株金色彼岸花,任务就快结束了。丁果收集金色彼岸花的过程从心理上是让人感到煎熬和残忍的。因为收割的目的在于区分出人心中的善恶,把善的祛除,却把恶的留下。这样的选取规则是不符合普世的大众认知度的。因为在社会中,人们鼓励弃恶从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才会充满平静和希望。丁果这么做,杀死的是充满善意的人,留下的却是具有恶意的人,但丁果的目的同样是让人们弃恶从善。丁果也不是坏人,在他心目中,自己应该是个类似于旁观者的角色,能辨善恶。但不会对社会中发生的事过度干预。他亦正亦邪,主要是选择从哪个角度看。从被他收割的善人的角度看,丁果是个劝他们为其他人付出生命的怂恿者,但好处是不会代替他们做决定,只是利用他们的善意做引导。因为丁果认为必须要杀掉善人,夺走彼岸花,所以他会避免对善人的遭遇进行共情,但他又控制不住自己在过程中逐渐被奉献的观念所影响。至于丁果为什么会认为必须杀掉善人,那就要就要从金色彼岸花是什么说起。在《妙先生》的故事世界中,金色彼岸花对普通人而言,是可以满足人的所有愿望。类似许愿花的设定,要啥有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故事开头一号善人的养父吃了儿子变成的金色彼岸花,他许愿想要得到钱财、健康、永生,金色彼岸花没有满足他的愿望,而是把他变成了一只胖胖的黄鸭子。金色彼岸花生长在善良人的身上,想要获取它,就必须让善人自愿去死。由于金色彼岸花生长的环境位于恶人的聚居地善人身上,而且这些人都是慢慢变成恶人的,所以居住在恶人聚居地的善人很明显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于是,大多数善人为了改变社会风气、让那些恶人变好,就会自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放弃的理由就是从丁果那听说的,只要没有金色彼岸花存在,人们才不会变坏。这有点把善人当做救世主的感觉,或者说有意的赋予善人这种超出善人承受能力的使命。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