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3》:穿透乱象,洞见本质真谛
要说现在内娱里哪个综艺类型最火,演技综艺肯定得算一个。每次有新演技综艺出来,都能火得一塌糊涂,大家议论纷纷,各种名场面也是层出不穷,给那些做影视评论的UP主提供了不少素材。
演技综艺不仅火,价值也大。现在综艺在影视行业里越来越重要,跟其他行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演技综艺能发掘新人才,给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这可是实打实的贡献。
但奇怪的是,这么受观众喜欢、对行业又有价值的综艺类型,却经常被人吐槽。就拿刚开播的《演员请就位3》来说,有的人就把它当成个乐子,一边看演员们的表演片段,一边嘲笑、质疑,最后得出个“内娱完了”的结论。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现象挺不正常的。大家用些贬义词来形容一档演技综艺,好像揭露行业问题就成了大罪一样。我觉得我们得留个心眼,想想看,到底什么是乱象?
《演员请就位3》里,争议最大的就是“表演之城”环节和演员们的表演。有的演员表演得太夸张,有的又太刻意,看着确实挺尴尬的。这些当然算是乱象,演员们为了追求流量,有时候确实忽略了表演艺术。
但更重要的是,《演员请就位3》并不是想靠揭露乱象来博眼球,它是想让观众看到乱象背后的原因。你看节目一开始,特邀导师惠英红和市场导师杨晓培就对演员们进行了“灵魂拷问”,问他们整过容没,被换过角没。这些问题其实是在考察演员的专业能力、潜力、认知度和工作态度。
从这些拷问里,我们能看出演员们的真实情况:很多人没有代表作,有人被抢过剧本、换过角色,有人演过低分作品是因为读剧本能力有限,还有人是因为要养家才直播带货。这些矛盾、冲突、挫败和妥协,才是影视行业的真面目。
现在大家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总喜欢用“资本”来标签一部作品的主创,或者用“208”来概括整个演员群体。但其实,除了少数头部演员,大部分演员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是影视工业体系里的“打工人”。
所以,演员们的技能并不都是随着工龄增长的,有时候反而会消磨掉职业热情。就像表演,看似可以天马行空,其实也有固定的框架。很多演员的表演技能经过多年的打磨,有的倒退了,有的原地踏步。
乱象的根源在于行业生态的参差。只有揭示了乱象背后的行业生态,《演员请就位3》才能对症下药。
影视行业不能光靠道德感来约束,演技综艺也不能只是简单地批判演员的演技。要让演员们对演技的磨练和对职业感的认同持续燃烧,就得给他们一个可持续的人才成长链路。
《演员请就位3》就给出了一个新的解法——“赛道”。它基于对行业的深刻认知,提出了让演员们深耕适合自己的赛道,这样才能实现突破。
节目里的“入戏”和“入席”就是对应的思路。“入戏”是提升个体表演技艺,“入席”则是疏通人才成长链路。导师们帮助演员重新发现和审视自己,而赛制设计则让演员们直面市场,让观众、导演和行业共同选择他们希望看到的演员。
我相信,在这样的努力下,让更多优秀演员既“入戏”又“入席”,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演技综艺的高价值,就在于它敢于对行业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革新。
-
推荐资讯